您当前的位置:《08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听课笔记:11
《08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听课笔记:11
1、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公积金转增收益组成。

  股息是指股票持有者依据股票从公司分取的盈利。公司从营业收入中扣减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应偿还的债务、应缴纳的税金,余下的即为税后净利润,再按以下程序分配:从税后净利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后,剩余的部分先按固定股息率分配给优先股股东,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再按普通股股数分配给普通股股东。股息的来源是公司的税后利润。股息的具体形式:(1)现金股息。(2)股票股息。股票股息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的股息。按持股比例进行分配。实际上是将当年的留存收益资本化。(3)财产股息。是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向股东分派股息。常见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实物。(4)负债股息。是公司通过一种负债作为股息分派股东。(5)建业股息。不同于其他股息,它不是来自公司的盈利,而是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分,实质上是一种负债分配,也是无盈利无股息原则的一个例外。
 股票买卖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利得,又称资本损益。
   公积金转增股本。也采取送股的形式,但送股的资金不是来自当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积金。公司的公积金来源有(一分多选题):一是股票溢价发行时,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列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二是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按比例提存部分法定公积金;三是股东大会决议后提取的任意公积金;四是公司经过若干年经营以后资产重估增值部分;五是从外部取得的赠与资产。我国规定,公司当年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为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可以不再提取。以前亏损的,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经营或转为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发股溢价款)不得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成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二)股票收益
股票投资的收益是指投资者从购入股票开始到出售股票为止整个持有期间的收入,它由股息收入、资本利得和资本增值收益组成。
股息收入
股息是指股票持有者依据股票从公司分取的盈利。公司从营业收入中扣减各项成本和费用支出、应偿还的债务、应缴纳的税金,余下的即为税后净利润,再按以下程序分配:从税后净利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后,剩余的部分先按固定股息率分配给优先股股东,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然后再按普通股股数分配给普通股股东。股息的具体形式有:
(1)现金股息: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股息和红利,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股息形式。
(2)股票股息:是以股票的方式派发的股息,通常是由公司用新增发的股票或一部分库存股票作为股息,代替现金分派给股东。
财产股息:是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向股东分派股息。
负债股息: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负债,用债券或应付票据作为股息分派给股东。
建业股息:公司将一部分股本还给股东作为股息。
2.资本利得
股票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利得。
3.资本增值收益
股票投资资本增值收益的形式是送股,但送股的资金不是来自于当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积金,因此又可称为公积金转增股本。
2、债券收益。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债券的利息收益。二是资本利得。三是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无息票债券不存在再投资风险。
持有期收益率指买入债券后持有一段时间,又在债券到期前将其出售而得到的收益率。它包括持有债券期间的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
到期收益率又称最终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同样包括了利息收入和资本损益。
债券收益
利息收益
债券的利息收益取决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和付息方式。
资本利得
债券投资的资本利得是指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或买入价与到期偿还额之间的差额。
债券收益率有票面收益率、直接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和贴现收益率等多种。
票面收益率又称名义收益率或票息率,是债券票面上的固定利率,即年利息收入与债券面额之比率。
票面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面额×100%

直接收益率又称本期收益率、当前收益率,指债券的年利息收入与买入债券的实际价格之比率。
直接收益率=债券年利息/债券买入价格×100%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