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质量管理》听课笔记:04
《质量管理》听课笔记:04
#质量成本的理解
仅与不良质量、劣质产品、质量缺陷和质量问题有关
包括预防不良品出现而花的一切费用和由于不良品的产生而带来的一切损失费用
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相关的有关费用才是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
一、宣传、教育和培训
         首先须采用各种方式在企业内宣传质量成本管理,并对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重要意义的教育,然后对企业的统计和财务人员进行质量成本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培训
二、对质量成本项目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进行调查,研究对质量成本影响较大的项目,初步确定质量成本的构成,制定各种统计报表和会计科目代号
三、建立制度,确定业务流程
1.建立质量成本科目
2.确定有关部门的责、权限和业务关系
3.确定与质量成本管理有关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4.规定有关记录和表格的填写方法、报送时间及传递流程
四、质量成本的统计计算
     按照规定的质量成本科目,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和计算
五、质量成本分析
     对质量成本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
六、制定质量成本计划
     确定目标质量成本,并将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各部门的质量成本降低计划和质量改进措施计划
七、实施和控制
     实施质量成本计划,并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八、注意点
1.质量成本的管理要注重实效,不应注重形式
2.在刚开始实行质量成本管理时,不要不切实际地要求质量成本的核算达到十分精确的水平,以免困难重重,半途而废。刚开始时只能粗略估计,再逐步提高计算的精确性,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要由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协同工作
4.应将质量成本分析与质量规划、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结合起来
5、质量经济分析应与企业自身的条件密切结合起来
#最佳质量成本
一、质量总成本曲线
          质量成本各组成部分之间有相关性,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增加时,内外部损失成本就会下降
          因此构成质量总成本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的合格品率就是质量管理和控制应追求的最佳质量水平。所对应的质量成本就是最佳质量成本。
#质量改进区域
#控制区域
#过剩区域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