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计算机组成原理》听课笔记:19
《计算机组成原理》听课笔记:19
(1)一级功能转移
(2)二级功能转移
各类指令操作码的位置、位数不固定,需两次转换。
(3)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实现功能转移
2.后续微地址的形成
(1)增量方式
以顺序执行为主,辅以各种常规转移方式。
顺序:现行微地址+1
跳步:现行微地址+2
无条件转移:现行微指令给出转移微地址
条件转移:现行微指令给出转移微地址和转移条件
转微子程序:现行微指令给出微子程序入口
返回微主程序:现行微指令给出寄存器号
(2)断定方式
由直接给定和测试断定相结合形成微地址。
4.2.5微程序时序安排
同步控制,用统一微指令周期控制各条微指令执行。
4.2.6微程序控制方式优缺点及应用
1.优点
(1)设计规整,设计效率高;
(2)易于修改、扩展指令系统功能;
(3)结构规整、简洁,可靠性高;
(4)性价比高。
2.缺点
(1)速度慢 访存频繁、转移较多
(2)执行效率不高 未充分发挥数据通路本身具有的并行能力
3.应用范围用于速度要求不高、功能较复杂的机器中。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