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经济学》听课笔记:03
《经济学》听课笔记:03
第一章   引论
1.什么是经济学?为什么会有经济学?
2.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研究经济问题?
3.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怎样才能学好经济学?
4.本章主要是对经济学的性质、对象、内容与方法的概述:
1.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经济学的性质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1)资源的稀缺性:自由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与人类无穷的欲望来说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可以分为土地、资本、劳动。经济资源又称生产要素或投入
(2)经济资源的特点:稀缺规律
A.经济资源是稀缺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B.经济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稀缺规律: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穷性,使资源变得稀缺,即没有足够的资源生产出人们想要消费的所有商品
稀缺性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人和社会必须在一个界定好的可能性范围内作出选择(就是要决定用稀缺的经济资源去满足无穷欲望中的哪些欲望)选择原则是最优化或经济化
2.生产可能性曲线:稀缺性和选择的模型描述
(1)充分就业与充分生产(效率)
充分就业就是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被投入适用
充分生产就是所有被投入适用使用的资源应该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生产有效和分配有效)
生产有效是指以生产成本最低的方式生产特定的产品和服务
分配有效是指生产社会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和组合
生产可能性:在给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水平下,厂商或社会在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或数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组合的轨迹)的特点:向下方倾斜并向外凸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资源状况与技术变化的影响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给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水平下,厂商或社会在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与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是 1.是稀缺的具体化  2.表明了选择的含义  3.边界与效率
经济效率:以最少的必要资源取得社会最优数量的产品和劳务
 
 
3.选择和机会成本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方法: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经济学的性质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