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结束语
供需、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讨论了市场失灵和微经政策。
假定: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效用,无差异曲线。
生产理论:投入与产出的变化规律:最少投入,最大产出
成本与产量的变化关系,长期和短期
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关系
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使消费者达到满足最大化,为我们去找到一个怎样的途径去配置这个稀缺的资源找到了方向,
生产要素:一般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工资、利息、理论的决定。
市场经济达到资源有效地配置是有条件的。它有垄断等,限制资源有效配置。政府尊重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来注重公平正义。
微观经济学进行经济分析时的基本经济社会假说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2、理性的经济人:1 根据自身利益行事,2理性决策
3、制度和秩序:西方私有制为基础
4、交易成本为0 :现实中不是这样的。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和成果
1、通过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探寻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
实际中的目标:主要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可以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引导到市场最优,价格机制能有效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
主要成果 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利己主义为经济动机的资本主义经济可以使资源最优配置,消费者最大满足,厂商最大收益等
、、、、
3、经济分析方法的成就
理性经济人。机会成本、边际分析方法等
三、缺陷
1、假设条件(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与现实相悖
2、带有资本主义辩护的意识形态的特征。
五、通过微观经济学学习应掌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稀缺性原理
2、人们面对着权衡和选择:以为着人们需要决策
3、人们进行理性选择时,应学会机会成本的思想
4、违反需求和供给法则和企图往往会受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5、边际分析在经济分析和决策中的重要性。
6、市场机制可能由于外部性等原因而失灵。
7、市场经济中的效率和平等可能存在矛盾。
8、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因此政府可以引导人们朝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来发展,从而弥补市场的缺陷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