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基础会计学》听课笔记:20
《基础会计学》听课笔记:20
会计学基础
1.总论
一.会计基本概念
1.会计产生 管理活动.
2.会计发展 1.古代会计,单式记账。2.1494年,复式会计。3.现代会计 管理会计。计算机的原理。
3.会计的职能 1.核算:对经济业务进行确定,计算,报告。
2.监督:对经济业务进行检查,控制,指导。
4.会计的含义 1.要点: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完整,连续,系统,核算,监督。
2.特点:1.货币方法 2.完整连续系统3.特殊方法
二.会计的任务与对象
1.一般对象:资金运动。
2.企业会计对象:循环
3.会计的任务 保护权益人和债权人利益
4.会计要素:1资产2.债权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
1.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2.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收入:营业收入.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
5.费用:营业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工资.车间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6.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5.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的所有者权益+利润  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三.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四.会计原则
一般原则
质量要求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3.一贯性原则4.相关性原则5.及时性原则6.明晰性原则
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7.权责发生制 收入和费用责任. 8.配比原则 9.实际成本原则10.划分收益支出和资本支出 11.谨慎性原则 12.重要性原则 1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二章 会计科目 账户与复式记账
一.会计科目
1.概念与作用 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准或项目。
二.设置原则 1.统一性 2.适用性 3.全面性 4.稳定性 5.简明性
三.分类 1.按经济内容:1.资产类2.负债类3.所有者权益类4.成本类5.损益类
2.按详细程度.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四.实用方法
根据科目在账簿上开的户头就是账户
丁字账
通过账户可以比较清楚的反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对了解经济业务全貌有很重要作用)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费用账户从左往右记
会计分录:记录银借和银贷账户记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帐户分类:总分类与明细分类帐的平衡登记要点:内容一致,方向一致,金额一致
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检验帐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三)借贷记帐法的处理方法
1.编制会计分录
2.过帐
3.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二章内容练习
要求:
1.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帐户
2.结算每个帐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3.根据全部帐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的期末余额编制4.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第三章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过程的核算和成本计算(上)
一。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一)资金的筹集
(二)材料采购
(三)产品的制造生产
(四)产品的销售
(五)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六)其他相关经济业务
二,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一)投资者投入资金核算
1.资本金的确定,制度,主体,投资形态
2.帐户的设置,实收资本
3.总分类核算
(二)借入资金
1.向金融机构借入流动资金
(1)帐户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
(2)总分类核算
3.发行债券
(三)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1.固定资产 1.原始价值 2.折余价值
2.账户设置 1.固定资产 ,2.在建工程。
3.总分类核算 1.输入不需要安装 2.输入需要安装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内容及账户设置:物资采购,原材料,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金.
2.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买价,采购费用,合理损耗.
三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工资费用核算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
产品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累计折旧,待摊费用,税摊费用.
生产产品账户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四.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
账户的设置 主营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应激税金 应收票据 预付账款.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