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护理学管理》听课笔记:02
《护理学管理》听课笔记:02

4.数量分析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科学依据,进行系列的数量分析、决策的方法。

特点:模型化、客观性、用于组织的物力和财力管理。

(三)管理的性质:

二重性、科学性、艺术性、服务性、普遍性、共同性。

1、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及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现代生产力构成要素,具有普遍性、运用性。

社会属性:管理里具有的监督劳动、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是生产关系决定社会性质,决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方式手段的选择者,经济规律也属于社会范畴。

2、科学性

由概念、原理、原则组成知识体系是可预测的。

3、艺术性

管理活动要有创造性、灵活性、不可预测的、由随机应变能力,灵活发挥的艺术。

4、普遍性

管理的活动是协作活动,涉及到人类每一个社会角落,它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息息相关。

5、共同性

共同目标

(四)管理的意义

1、必要性和重要性

2、管理的作用

3、科学管理在护理中的意义

以被护理对象的满意度、舒适度、安全度衡量标准。

入世后对卫生事业的挑战与影响

我国卫生体制的五大变革

1、卫生体制

非经济化--事业化(结合)经济化

2、卫生机构

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结合)多种所有制

3、卫生管理

行政化-----经济分类(结合)依法行政管理

4、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安排-----国家指导(结合)市场调节

5、卫生经费来源

国家包干-------多方共同出资

卫生机构变革后,面临的五大问题

1、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医院服务水准难以满足需要

3、医疗护理精英人才竞争加剧

4、医护患关系物化趋势加大医疗纠纷增多(伦理责任、法律责任)

5、医疗的社会功能将愈显重要

二、管理学

(一)概念: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特点:

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软科学

三、护理管理

(一)概念:是系统的利用护理人员的潜能,并系统地安排应用其他人员、设备、环境及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过程。

(二)护理管理的任务

完善护理管理的理论,在学习及引进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管理体系,使护理管理逐步走上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护理管理发展史

自我护理--家庭护理--宗教护理--医院护理

1、古代护理

2、近代护理管理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男丁格尔首创了科学护理和护理教育事业,她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3、现代护理管理

护理理念--护理学科--知识结构--管理模式--人员培养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