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内科护理学》听课笔记:26
《内科护理学》听课笔记:26
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短暂,急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心绞痛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受寒,急性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症状: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疼痛的部位: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见,其次是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
持续的时间:多在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体征:发作时大多无特殊体征,或有面色苍白,冷汗,心律增快,暂时的血压升高等。
疾病时心电图:st段压低至大于0.1mV,T波地平或倒置。
治疗原则:发作期治疗:即刻休息,舍下含服硝酸甘油。
饮食护理:高维生素,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食物和饮料,禁烟酒。
心肌梗死;
主要表现:疼痛;压榨性疼痛,伴窒息感。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全身症状:发热38度左右,一周内回复正常。
休克:多为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多为左心衰。
胃肠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等。
体征:心律增快或减慢,心音减弱,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大多都有血压下降。
心电图:宽而深的异常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T波倒置。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