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内部结算中心管理办法的拟订
一、内部结算中心管理的内容
1、内部结算中心——是企业财会部门内部专门行使企业财务金融职能的一个管理机构即内部银行。内部结算中心以各种资金定额为依据,采取全额贷款的办法进行资金分配并监督使用。
2、管理内容
内部结算中心章程的拟订;
内部结算中心工作标准的制定;
内部结算中心制度的制定;
内部结算中心核算组织设计。
二、内部结算中心章程拟订
1、含义:是对内部结算中心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文件。
2、拟订内容:总则;机构及编制;基本任务及主要职责;权限;附则。
三、内部结算中心工作标准
主要内容:
核定厂属单位借款指标和费用定额指标,发放各种借款;
严格按费用定额指标控制费用支付;
准确反映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提供考核成本和费用指标的完成数据;
办理本厂内部核算单位的经济往来结算业务和收支结算,日清月结,编制报表;
及时清理各单位往来帐务,做到帐目一致。
四、内部结算中心结算制度的制定
主要内容:结算支票种类;结算办法;贷款发放;计息;其他财务规定和处理办法。
五、内部结算中心结算核算组织设计
单轨制(常用)
内部结算中心的会计核算,财务科的会计核算、分厂(车间)的会计核算融为一体。
双轨制:会计与内部结算中心分设,信息不容易交流,费用开支较高。
第十章 电算化会计系统制度设计
第一节 电算化会计系统制度设计概述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特点
1、电算化应用的三个层次
会计数据处理系统(ADPS);会计管理信息系统(AMIS);会计决策支持系统(SDSS )。
2、电算化会计系统特点
继承了传统会计的目标、原则和职能;
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及流程变化、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如数据收集与输入、数据处理、信息输出。
数据存储载体磁性介质化,帐簿外表形式变化;
会计工作组织体制及人员构成变化,内部控制需求转移。
3、电算化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
充分利用计算机优势,强化会计管理工作;
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符合会计基本原理要求;
建立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工作的内控机制。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制度设计目的和内容
1、目的
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正确建立;保证电算化会计系统正常运行。
2、内容
电算化会计系统建立及更新的会计制度设计;
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设计。
四、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1、设计依据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财政部1994.6.30)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政部1994.6.30)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6.10)
2、设计原则
合法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集思广益)
专业性原则。
本课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