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金融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25
《金融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25

 

三、保险的分类

3、按保险业务承保方式
原保险:保险人与投保人最初达成的保险;

再保险:一个保险人把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保险转让给另外一个保险人(保险公司与其他保险公司之间相互转让);

重复保险:数家保险公司承保了同一被保险人的相同的可保利益(一个保险对象有几份保单,保的利益内容是一样的)。
▲共同保险:投保人与两个保险人之间就同一可保利益、对同一危险所缔结的保险(金额较大,如明星受伤)。

4、按保险的保障范围分
财产保险:火险、汽车保险(分损失保险和责任保险)等;
人身保险: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等;
信用保证保险:是一种担保性质的保险,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

四、社会保险的种类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在疾病、残疾、生育、失业等情况下给予的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是每个国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种类主要有:
1、社会养老保险;
2、失业保险;
3、医疗社会保险;
4、生育社会保险;
5、工伤社会保险;
6、死亡社会保险。

五、保险合同(保险契约)
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种协议。保险合同的要素包括:
1、保险合同主体:保险人、投保人和受益人等;
2、保险合同客体:保险标的、可保利益;
3、保险合同内容: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责任和保险期限等。

六、保险经营的环节
1、展业:推销保险;
2、投保:投保人购买保险;
3、承保: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
4、续保;
5、防灾;保险人对所承保的保险标的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发生的因素
6、理赔。

七、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1、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1875年成立的华商保险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保险公司。
①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打破了国有保险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保险行业主体的增加);
②保险业务快速增长;
③保险险种增加。

2、存在的问题
①国民保险意识不强;
②保险技术落后;
③市场秩序混乱;
④受国外保险业的冲击。


3、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①强化国民保险意识,培育保险消费市场;
②改革现有保险企业的产权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增加多元化市场主体,增强现有保险市场的活力;
④加强与金融业其他部门的协作,顺应金融一体化潮流;
⑤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本课结束!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