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金融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09
《金融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09

第四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1587年威尼斯银行是最早的近代银行,也是第一个采用“银行”为名称。
1694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的产生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创办是我国自行开办的第一家现代银行。

二、金融机构体系
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国内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存,构成现代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
它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1、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和灾害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金融公司。
3、政府所属的专业信用机构
(1)开发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投资性贷款的银行。分国际性的、区域性的和本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2)农业信贷机构:为支持农业稳定发展,向农业提供信贷资金而设立。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商业银行的性质—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是直接面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具体办理存贷款和结算等金融业务而获取利润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

2、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职能(先吸收存款,后发放贷款);
(2)充当支付中介(转账功能);
(3)金融服务:如承兑、咨询、代理等;
(4)创造派生存款和信用流通工具:商业银行因其特有的信用创造职能,而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杠杆(存单、金融债券);
(5)调节经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

本课结束!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