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自学)
2、微处理器(第二章)(自学)
3、8088指令系统(第三章)(自学)
4、汇编语言程序(第四章)(结合课程)
5、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章)(结合课程)
6、半导体存储器(第六章)
7、输入|输出接口(第七章)
8、中断技术(第八章)
9、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
10、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11、串行通信的概念
12、D|A和A|D转换
13、DMA控制技术
教学内容
1、了解——能解释名词
2、熟悉——了解原理、应用场合
3、掌握——不但能介绍工作原理,而且知道如何使用
4、会应用——能根据控制要求画出硬件原理图,编写控制程序段
学习方法建议
1、认真听课
2、及时复习
3、深入思考
4、不断提问
5、独立作业
第一章 存储器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存储器的分类、特点
2、熟悉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3、了解内部存储器的结构
4、掌握CPU与内部存储器的连接
5、了解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第一节 存储器的分类
#分类方法
1、按所处位置进行分类
2、按所用材料进行分类
3、按存取方式进行分类
4、按信息维持性能进行分类
¥按所处位置分类
1、主存储器(内部存储器)
半导体材料 存取速度快 存储器容量受CPU上地址线数目限制
由RAM\ROM等组成 存储当前使用的程序或数据 系统引导程序、
ROM BIOS等
2、辅助存储器(外部存储器)
采用磁性材料或光学技术 CPU不能直接访问 存储容量不受限制(海
量) 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或数据 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处理后的结果
¥按所用材料分类
1、半导体存储器 (TTL型、MOS型)
2、磁表面存储器(硬磁盘、软磁盘、磁带)
3、光盘(只读光盘、可读写光盘)
¥按存取方式进行分类
1、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2、ROM 只读存储器
3、SAM 顺序存取存储器
4、DAM 直接存取存储器
¥按信息维持性能进行分类
1、易失性存储器,即失电后存储器中的信息丢失
2、非易失性存储器,即失电后存储器中的信息不丢失
第二节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
内存的容量 MB
外存的容量 CB
单个芯片的存储容量:n个存储单元*m条位线 例如:1K*4位的2114芯片有 1024个内存单元,每个内存单元有4条数据线,即共有4096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