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征,主要特性有:
1.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围绕组织形象主题进行策划的第一个思维原则。
<1>主观性:从组织方面,是指自身形象塑造的主体;从公众方面,是指组织形象认知与评价的主体。
<2>客观性:从组织方面,是指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是客观实在的,组织形象是公众舆论对具体形象要素的反映,组织形象实在是公众认知和评价的客观对象;从公众方面,组织的形象设计客观上受到公众的总体评价和要求的制约。
2.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是围绕组织形象主题进行策划的第二个思维原则。
<1>统一性:从组织方面看,组织形象的设计要求要有统一的原则,统一的主题,统一的格调、统一的规范,统一的传播策划,在多元化的时代追求形象的一体化;从公众方面看,要求组织的总体形象要适应整体环境,适应各类公众对组织的共同要求。
<2>差异性:从组织方面看,要强调组织形象必须充分反映组织自身的个性,有独特的风格,反映自身的魅力;从公众方面看,组织形象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3.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是围绕组织形象主题进行策划的第三个思维原则。
<1>恒定性:从组织方面看,组织的人员、产品等要有相对的稳定性、连贯性,组织形象的树立要有承前启后的稳定性、连贯性,追求形象效果的累积性和延续性;从公众方面看,组织形象一旦形成便会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认知惯性和心理定势,具有稳定的,长期的影响效果。
<2>变通性:从组织方面看,在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注意根据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同结构来调整形象策划;从公众方面看,公众的变化,特别是重要公众的变化,必然会对组织形象不同的评价和印象,从而促进组织实际形象的改变。
三、组织形象策划中的公众研究
1.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首先要全面鉴别本组织的目标公众,以便确定公众形象设计的基本要点。
2.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即确定本组织在目标公众心目中的特定设置。
<1>应该概括各类公众权利要求中的共同点,来制定公共关系的一般目标,设计组织的总体形象。
<2>要注意分析特定目标公众的特殊要求,因为它是制定公共关系的特定目标、设计组织特定形象的根据。
3.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协作和平衡:
<1>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于平衡;
<2>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3>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