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2.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2预应力及预应力灌注桩
一、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二、湿作业成孔灌注桩
三、转孔压浆灌注桩
(一)机具设备
LZ(KL)型长螺旋钻机
ACF型高压泵车或SHC一H300型水泥注浆车
(二)施工工艺(机械就位----一次注浆提钻------放钢笼注浆管
----放出骨料----二次注浆)
(三)优点
振动小噪音低; 能在流沙、易塌孔和地下水的地质条件下成桩:
对周围土体有渗透加固作用,解决断桩、缩颈、桩底虚土等,提高
承载力;有局部膨胀扩径现象; 无泥浆; 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单桩承载力高
(四)缺点 (q/B/z/v/m/e)
无沙混凝土,水泥用量大; 桩身上部的混凝土密实度比下部差
静压试验有桩顶压裂现象; 地面上水泥浆流失较多; 遇到厚流沙层,
不采取特殊措施,很难成桩; 脆性比普通RC桩较大
(五)使用范围
各种土层,特别是流沙、淤泥、砂卵石、塌孔和地下水等各种复杂地质
条件下顺利成桩
四、桩端、桩侧压力注浆
(一)作用
提高桩端的端承力;提高桩侧摩擦力;使桩上抬,提高桩侧摩擦力,
形成“预应力”;减少日后竖向压缩变形
(二)压浆参数 1)
(三)注浆方式
连续注浆,二次或多次注浆间歇循环注浆
(四)施工程序
成孔 放钢筋笼及桩侧注浆管、桩端压力装置 浇筑混凝土 压力注浆
卸下注浆接头、成桩
五、套管成孔灌注桩
(一) 分类 1振动沉管灌注桩(振拔桩) 2锤击层管灌注桩)
(二) 施工工艺
(三)桩尖(钢砼桩尖和钢制活瓣桩尖)
(四)复打法——扩大灌注桩
1复打方式有全部复打、部分复打、局部反插
2复打条件有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3注意事项
桩管每次打入时,中心线应重合
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复打工作
在第一次打入钢管是不要放入钢筋骨架只灌入素混凝土这样便于
再一次把钢管打入土层然后在第2次灌入混凝土之前放入钢筋骨架
(五)充盈系数:
是指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与按设计桩身直径计算体积之比
f=h/H=D²/d²
H 每次拔管高度
h 管内混凝土下落高度
D 套管外径
d 套管内径
一般f为1.3到1.4间
(六)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
1、断桩:指桩身出现水平或略有倾斜且贯通全截面的裂缝
原因:桩距过小:桩混凝土终凝不久受振动或外力
措施:桩中心距>3.5d;新打桩应避免或减少干扰;跳打法
处理:拔除补做桩身
2、缩颈:亦称瓶颈,指桩身直径小于设计直径
原因:含水量大的粘性土,孔隙水压力大;桩间距过小;管内
混凝土少和易性差
措施:控制拔管速度;管内混凝土尽量高;可能部位反插法
处理:复打法
3、吊脚桩:指桩底部的混凝土隔空或混入泥沙,在桩底部形成
松软层
原因:预制桩尖质量差;活瓣桩尖未及时打开
措施:严格控制桩尖质量;密振慢抽,桩尖处多次反插;停抽
多振或密击。
处理:拔管填沙重沉
4、桩尖进水进泥
原因: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的淤泥和粉砂土层;桩尖与桩管
处接缝不严,或桩尖损坏。
措施:保证桩尖质量;0.5m水泥砂浆+1m混凝土封底
处理:用沙回填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