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审计证据
1、审计证据的含义: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切资料。
2、审计证据的特性(同时具备)
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
3、审计证据的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按获取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自然证据和加工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基本证据、辅助证据和矛盾证据。
4、审计证据的收集
监盘(实物证据的存在性);观察;询问;函证;
检查;重新计算(书面证据);重新执行(环境证据);分析程序。
5、审计证据的鉴定
审计证据的真实性;
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1、含义:是审计人员将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和收集的用来证明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经济事实和资料,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档案性原始文件。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汇集,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的审计结论的依据。
2、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有利于组织协调审计工作;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有利于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3、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包括审计人员记录、编制和收集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和文件等等。
对于具体的审计事项,由于性质、目的、要求、采取的方法的不同,与之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也不尽相同。不同种类的审计工作底稿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当期档案;永久性档案。
4、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工作事项表;
内部控制测试表;
试算表工作底稿 ;
分析、计算表;
盘点表;
备忘录。
5、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编制原则:完整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真实性与相关性原则;责任性原则。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6、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和保管
复核: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项目负责人---注册会计师的复核
保管:当期档案和永久性档案。
。
第六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一章 审计计划
1、审计计划的作用
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2、审计计划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的基本内容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
3、审计计划的编制
审计计划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审计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
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具体审计计划,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4、审计计划的审核
编制完成任务的审计计划,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对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载和说明。
本课完结!
监盘、观察主要收集实务证据。
询问主要收集言辞证据。
函证、检查、重新计算主要收集书面证据。
重新执行主要收集环境证据。
分析程序主要收集???
哪些能作为审计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