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理论的组成
经济理论的是由定义、假定(设)、假说和预测所组成的。
1、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
2、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
3、假说是没有经验证的理论,是对众多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
4、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所进的推断。
2、我们可以用图来说明经济理论的形成。
理论的形成
定义假设
↓
假说←←←
↓ ↑
预测 (修改假说)
↓ ↑
验证→ 不符事实→→→如不正确→→放弃
↓
理论
1、口述法2、算术表示法3、几何等价法4、代数表述法5、模型法,代数表达法
实证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需求的二个条件:意愿、能力
3、理论的表述方式
(1)口述法或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
(2)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
(3)几何等价法或图象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
(4)代数表述法,或成模型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述
三、实证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偏重于数量 , 非均衡分
析加入社会因素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 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
关系,不涉及时间因素。也就是研究经济现象是相对静止的。
动态分析是分析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是一种时间序
列的研究方法,也就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
3、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
4、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和内在
规律的,定量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Demand Supply)
1、需求
需求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上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
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构成条件)
A 消费者愿意购买
B 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也就是购买能力
2、需求表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其他商品的价格。有两种情况1、两种是互补的(汽车和汽油);2、两种是替代的(摩托车和自行车)。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指消费者所能得到的各种所能支配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收入增加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有可能低端品会除外。
4)消费者的偏好(受地理条件,民族环境,环境的变化等影响)。
5)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动(人口多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小孩,老年人的结构变动)。
6)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7)广告费用。
8)政府的消费政策。
9)天气(夏天空调,风扇等需求大;冬天羽绒服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