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微观经济学》听课笔记:60
《微观经济学》听课笔记:60

 60课时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基础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
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研究社会经济制度,评价经济体系运行的经济理论。
实证经济学: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二、效率和公平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做何种改变都不能同时使一部分人收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如果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所以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那么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至少一部分人可提高福利水平,而没有任何人处境恶化。经济学家经常把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帕累托最优。
用图说明:
 
在AB效用可能线上任何一点都满足效率的定义。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一般认为,一种配置公平就必须是有效率的。
关于公平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是平均主义:这种观点要求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
第二种是罗尔斯主义:资源的平均分配可能会消除使最有生产力的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但是这能使情况最糟的人的情况变好;
第三种是功利主义:认为公平是社会所有成员总效用最大化,这样如果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偏好都相同的话,那么功利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
第四种是市场主导:认为竞争性市场进程的结果是公平的。因为他奖励那些最有能力的和工作最努力的人。
三、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
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基尼系数。
洛伦斯曲线如图:
 
基尼系数=A/(A+B)0---1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