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物流系统的结构
(1)质态结构
表现为:物流组织者与载体的组合(载体:the type of transportation)
载体与线路的组合
货物与载体的组合
载体与载体的组合
(2)量态结构
(3)空间结构
(4)时间结构
5. 物流系统的分类
(1)按作用分类:
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和废气物流
(2)按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国内物流:infrastructure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第二节 物流系统分析
1. 含义 (analysis tools & measure)
2. 原则
internal & external condition 结合
current & expectation benefit 结合
subsystem & total system 结合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nalysis 结合
3. 分析要素
目标objective,方案 planning,成本和效益 cost & profit,模型model,评价标准evaluation criterion。
4. 分析过程
划定问题范围
确定系统目标
收集材料,提出方案
建立模型
系统优化和方案选择
系统评价
5. 分析技术发展动态
(1)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2)实现从静态规划到动态仿真
第三节 物流系统建模
1. 模型
character:qualitative analysis的抽象或模仿
由与分析问题相关的因素所组成
用来表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2. principle:
准确性,可靠性,简明性,实用性和反馈性
3. 建模的思路
直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实验分析法,主观想象法和人工实现法
4. 建模方法:
GRAI, IDEF, PETRI网. GIM和SIM。
5. 建模步骤:
(1)弄清问题,掌握真实情况
(2)收集资料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构造模型
(5)求解模型
(6)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第四节 物流系统的评价
评价方法:
1. 经济分析法(cost & profit)
成本效益法(投入和产出的分析),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比较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价值分析法(对功能进行评价)
2. 层次分析法(AHP)
对qualitative issue尽可能量化处理。
步骤:明确问题,建立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单排序及进行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及进行一致性检验
3. 模糊综合评判法
4. 专家评价法
第三章 物流组织流程
第一节 物流的几个环节
物流活动 included transportation,stocking,packing,assembling,handling,distribution and processing.
一. 运输
1. 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可创造“场所效用”, 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 运输的功能(产品transfer & stock)
水上(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陆上(公路和铁路),航空,管道(煤气和天然气等)和邮政运输。
多用集装箱,大陆桥和多式联合方式运输。
考虑因素: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输cost,distance,运输批量。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distance,process,tools,time and cost。
3. 不合理运输的形式:返程或启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和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4. 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的合理化。
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开展中短距离的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铁路难做到“门到门”“户到户”运输,但是retailers需要这种服务)
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配载运输。
“四就”直拨运输。
特殊运输技术和工具。
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在物流过程,对一些材料进行物理加工,方便运输和库存。)
二. 储存
1. 功能(可按经济的利益和服务利益分类)
储存和保管的function
adjust供需的function
adjust货物运输ability的function
distribute & process的function
2. 储存的合理化
标志:quality,quantity,time,structure,distribution and cost。
3. 合理化的实施要点
储存物的ABC分析。
三. 装卸搬运
影响物流效率。
特点:附属性
原则:
四. 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