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ERP原理与实施》听课笔记:10
《ERP原理与实施》听课笔记:10
第三章 正确认识ERP
3.1 澄清ERP认识上的误区
曾一度流行的话题:企业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
补充:投资ERP花费很多,但是在短期中不会显示。美国是在管理思想发展日渐成熟而推出并接受了ERP,但是中国是先接受软件,管理思想跟不上,企业内部问题较多。
ERP起源于美国,作为制造业科学先进的一种管理方法,他使企业以最低的库存,最短的生产周期,最合理的资源利用,最高的生产率,最低的生产成本,准确的交货日期,最强的市场适应能力等等追求目标,把企业从外部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制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到国内外市场。
 
常用缩略词简介
MRP 物料需求计划
MRPII 制造资源计划
ERP 企业资源计划
JIT 及时生产(零库存) JUST IN TIME,能快速反应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BPR 企业流程再造
TQM 全面质量管理
SCM 供应链管理
CRM 客户关系管理
 
ERP能解决的现实问题
1) 能解决多变的市场与均衡生产之间的矛盾
2) 能解决库存管理的难题
补充:缺货短货,MRP。库存积压,采购人员为了推卸责任。
3)可以保证对客户的供货承诺
4) 改变了企业的本位观
补充:什么职能都在同一个计划下。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作用
 
可承诺量Available to Promise  ATP
如果某产品当前的库存量为50个单位,生产计划量为250个单位,已经接到而尚未出货的客户订单量为120个单位,则50+250-120=180个单位,称作可承诺量。
在过去的实务上,销售人员常常以交换提前期作为结束客户订单的原则
接受客户订单的正确依据不应当是交货提前期,而应当是可承诺量。
制约ERP的原因
1) 营销部门往往不愿意提高销售预测数字,使生产计划的编制产生困难,计划人员往往被迫凭自己的经验来猜测。
2)未能事先编好生产计划,或仅概括估计生产内容而事后经常修改。
3)接受客户订单就会立即影响ATP数字。手工作业下数据处理的时效太慢,使ATP数字来不及技术,或数据不准确而无法引导营销人员来接单。
4)营销人员对生产计划不相信,对ATP不理解,认为ATP数据仅供参考,没有权威性,久而久之就不用了。
 
正确的产销协调的原则
1)营销部门先编制销售计划
2)生产部门根据已编制的主生产计划,确定是否能满足销售机会的需求;若是,则向营销部门确认其销售计划,否则,要求营销部门适当修正原销售计划
3)营销与生产部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由其上级共同主管出面裁决,使产销计划能定案。
4)营销部门依据ATP接单,生产部门要负责完成主生产计划约定的产量。
5)公司要制定关于主生产计划及其修改的规程,由营销和生产部门共同遵守。
补充:ERP实施失败原因——没有根据ATP接单,企业管理思想没有达到,即员工不理解不支持。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