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产品开发、营销等多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发挥整体优势综合营销。
如英国巴克莱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的--客户需求系统、客户需求仓,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的开发。
具备发达的金融科技和结算支付体系。
如33.38亿美元年费-VISA、MASTER卡,1%的手续费率
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中间业务发展缓慢、规模小、收益低。
如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净利息收入的7.5%;西方占比平均为40-50%。如花旗银行占比80%;摩根银行占比83%。
2、已经开办的中间业务产品,发展水平低、与负债业务发展水平不相协调。
如劳务型代收代付、结售汇业务中间业务较大。银行相关人才短缺,企业此方面需求少。初级起步阶段。
如投资银行业务、理财业务、衍生金融业务较少。需要金融类人才。
3、经营范围窄,产品单一。
我国分业经营。压制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西方银行-投行业务、理财业务等发展。
4、经营环境不支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如代发工资,银行不收费,亏本服务,银行恶性竞争;
5、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比较低,制约中间业务的发展。
投资品种较少,如股票、国债等有限品种。
6、技术支持不够,基础设施差。
综合学科的应用。
7、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偏低或者缺乏收费标准;
从2003年10月1日开始有一个新的收费标准。
标准此次---如人民银行有收费标准规定、按总行规定、按政府部门收费标准规定、按分行规定、按合同协议标准制定;
现行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导致成本与收益倒挂;
有收费标准但未认真执行;
为争办中间业务而代客户支付费用;
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制定的权属不明;
七、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
1、由不运用或者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如租赁业务;
2、由不占用或者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3、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商业银行出售信用方式---银行担保、承兑、信用证;
4、由不承担风险的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变;
表外业务-承兑、担保、衍生金融工具等
5、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实现了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作用:避免资产价格风险变动。
八、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思考
1、加快金融电子化,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基础平台;
2、建立以投资理财中心为重点的中间业务中枢;
3、建立以咨询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商业银行信息管理与咨询中心;
4、在高层次上发挥商业银行的结算中心和管理中心职能;
5、充分研究以证券为对象的善于银行中间业务;
证券银证业务等
6、尝试和探讨高科技风险投资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参与方式。
第二节 结算业务
一、结算业务概念
结算是银行利用汇票、支票、本票等信用工具清算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业务。
结算的好处:
第一,避免了现金的往来运输;
第二,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手续规范、简便;
第三,客户仅仅支付较少费用;
第四,结算时间较短;
第五,用于结算资金的数量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