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康复医学》听课笔记:20
《康复医学》听课笔记:20

蓝紫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磁疗,超声疗法

第二十讲
(二)篮子光疗法
概述
蓝光波长490-450nm,紫光波长450-400nm。
治疗作用
血液中的胆红素吸收蓝紫光后,在光和氧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变化,变为水溶性、低分子量的、易于排泄的、无毒胆绿素。
治疗技术
专用的蓝光荧光灯,在1-3天内连续或间断照射,总照射时间篮子光24-48小时,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皮肤和粪便颜色,检查血胆红素。
临床应用
适用于新生儿的胆红素血症。现在类似的病例比较少。
(三)紫外线疗法
概述
长波紫外线400-320nm,中波紫外线320-280nm,短波紫外线280-180nm。需要记住波长。
治疗作用
紫外线照射与人体皮肤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产生光化学效应,故又有光化学射线之称。人体吸收紫外线后,组织内形成血管活性物质,皮下微血管扩张,皮肤照射野中出现红斑。红斑持续数天后出现色素沉着(大约1-2个夏天),并有脱皮。
1).杀菌
2).消炎:
3).镇痛:肋软骨炎一次性治愈率>95%
① 这是由于感觉神经兴奋降低,痛阈上升
② 血液循环增加,致痛物质的排除加快;
③ 皮肤红斑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强兴奋灶,干扰、抑制疼痛在皮层的兴奋灶。
4).脱敏
5).影响细菌生长
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
7).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8).光致敏作用:光加成反应(又称光动力学反应0,加剧紫外线对DNA合成和细胞丝状分裂的抑制。紫外线与呋喃香豆精合用,能加强黑素色细胞的功能。
9).近年研究发现紫外线照射血液并充氧
治疗技术
紫外线灯管由石英玻璃制成,管内充有适当的汞和氩气。
高压汞灯(又称高压水银石英灯):中长波紫外线,主要用于体表照射。
低压汞灯(又称冷光水银石英灯:短波紫外线,用于体表照射,并可通过石英导子进行体腔内照射。
①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弱红斑量表示(MED),即紫外线在一定距离下垂直照射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最弱红斑剂量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D)。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按照射野皮肤红斑的强度分为亚红斑量<1MED、阈红斑量3-5MED、强红斑量6-8MED、超强红斑量>9-10MED,共6级。必须了解身体物剂量,是临床操作的关键。
皮肤紫外线红斑分级表
②注意事项全身或局部紫外线照射时应将非治疗部位遮盖好,以避免不必要的超量照射;同时应戴墨镜或以布巾遮盖眼部。避免电光性眼炎。光敏治疗的患者在疗程中应避免日晒,保护皮肤和眼睛。
临床应用
(1) 适应症①全身照射适用于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过敏症、疖病、免疫功能低下、玫瑰糠疹、银屑病等。②局部照射适用于皮肤皮下化脓性感染、急性神经痛、急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等。③提前照射适用于口腔、咽、鼻、外耳道、引导、直肠、窦道等腔道感染。④光面治疗时用于银屑病、白癜风、⑤紫外线血液照射充氧疗法适用于高脂血症、高粘血征、脑梗死、冠心病、肺心病、突发性耳聋等。
(2) 禁忌症: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出血倾向、活动结合、急性湿疹、红斑性狼疮、日光性皮炎、光过敏性疾病、应用光敏药物(光敏治疗时除外)。紫外线血液照射氧疗法还禁用于脑出血。紫外线波长与红斑效应之间关系(图)
(四)激光治疗
概述
激光是受激辐射放大的人工光。既具有一般光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亮度大、单色性好、定向性强、相干性好等特点。应用激光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
治疗作用
(1) 低强度激光对组织产生刺激激活作用,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照射穴位时有刺激穴位、经络的作用,因而有“光针”之称。作用于反射区时能调节相应节段的生理功能。近年研究发现,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
(2) 高强度激光对组织作用时产生高热效应,蛋白质变性凝固,甚至炭化、汽化,可使组织止血、粘着、焊接或切割、分离。
(3) 光敏治疗 血卟啉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被激活而发出荧光,可用于肿瘤的诊断定位,高能态下血卟啉与氧结合后发生光动力学效应而产生对细胞有毒的单线态氧而损伤杀灭肿瘤细胞。
四、超声波疗法
概述
超声波是每秒振动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振动波。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以超声波将药物透入的疗法称为超声透入疗法。
治疗作用
① 神经兴奋性降低,神经传导减慢,有较好的镇痛、解痉作用。
② 加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散。
③ 刺激组织再生,骨痂生长。
④ 促进结缔组织芬兰,松解粘连,软化瘢痕。作用于神经节时可以调节其分布区神经血管和内脏器官功能。
⑤ 动物实验示超声波有溶栓作用。
治疗技术
接触法、水下法、水囊法
临床应用
适应症:神经痛、软组织损伤、皮肤皮下粘连、关节纤维性强直、注射后硬结、血肿机化、狭窄性腱鞘炎、瘢痕增生、关节炎、冠心病等。
禁忌症:恶性肿瘤、急性炎症、活动性出血、孕妇下腹部、眼、睾丸、小时骨后部。
五、磁疗法
概述:我国的应用比较早,但研究缓慢
治疗作用
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提高痛阈,缓解疼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
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增强免疫功能。
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改善睡眠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
磁场对癌细胞有抑制、杀伤作用。
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
①静磁场疗法:直接敷磁法、间接敷磁法、耳磁法
②动磁场法:旋转磁场法、电磁疗法
注意事项
起搏器、金属物、心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等等。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