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一、概念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治疗与被治疗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医治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问题。心理治疗作用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行为来向患者施加心理上的影响。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广义的角度看心理治疗是通过使用各种方法、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通过解释、说服、支持、同情相互资见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改度、行为等。达到排忧解难、降低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亲密关系就构成了“治疗作用”,理解、同情、支持就是“治疗药物”,所以非正式的心理治疗可以表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牧师与信徒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的心理影响。
二、残疾的心理适应理论
对残疾承受的五个阶段
1. 休克期:漫然不知所措
2. 否认期①显在性否认;②潜在性否认;
3. 混乱期:①外向型,可有攻击行为;②内向性(自罚的)
4. 努力期
5. 承受期
三、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自卑感,由此产生抑郁、无助。
四、心理治疗
(一)定义
心理治疗是心理专业人员以慎重的态度与患者建立一种业务性关系,以多种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专门技术,主要通过语言中介,消除、矫正或缓解其精神症状,调整其异常行为模式,促进患者的人格既继承章和发展的过程。心理治疗是心理工作者协助病人学系和重新适应,以摆脱心理因素的过程。其基本思想主要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三类。
(二)慢性疾病及残疾的心理治疗
1.抑郁状态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患者迅速得到鼓励的因素以诱发患者对强烈刺激的反应。一般不予药物治疗,只帮助患者做他可以做的事,以此治疗忧郁和抑郁。
2.焦虑状态的心理治疗
焦虑似乎总是导致回避。永久的情感基础和信念支持加重焦虑。如一些心理性认知偏见使得抑郁、焦虑持续存在。在康复期间除了技巧的发展,几种心理治疗方法能使患者在恐惧环境中更放松。认知疗法能纠正这些信念促进恢复。
(三)临床神经心理康复
临床神经心理学是研究大脑损伤所引起的高级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设计获得性行为的障碍。高阔语言障碍、运用认知障碍(技能的障碍),半球间分离引起的障碍(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功能分离);由额叶病变引起的适应性行为障碍(选择及预见的障碍);记忆性障碍等。认知康复训练对增强患者的定向能力、视觉空间分辨力、掌握特顶技巧与技术、发挥代偿记忆、加强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促进功能活动有明显的作用。
五、康复心理治疗常用方法
主要心理治疗方法
支持性心理疗法
理智—情绪疗法(RET)
询者中心疗法
集体疗法
行为疗法
社会技能训练
第五节 传统康复疗法
学习要点
掌握按摩疗法种类、治疗作用
熟悉按摩疗法临床应用
了解按摩疗法常用手法
了解针灸疗法种类、治疗作用
一、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通过手或器械,以力的形式作用于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按摩又称推拿(注:按摩在中医体系中根据力的大小与手法的不同应该分为:按摩、推拿、正骨)
(一)按摩种类
手法按摩
器械按摩
自我按摩
(二)治疗作用
调节神经功能
促进体液循环
改善关节功能
松解软组织粘连
消除疲劳
增强体质
心理效应
按摩手法图示
二、针灸疗法
针灸是采用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上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可随方法的不同产生兴奋与抑制两种效应,因而可对人体各系统(如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系统等)的功能起双向调节作用。针灸可以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因此它不仅可治疗某一种病症,还能从整体水平提高集体抗病能力。针刺疗法可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抑制疼痛,科研结果表明,它可序进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乙酰胆碱等释放,如加强其镇痛作用。目前针刺镇痛一在很多国家得到认同和广泛的应用。
第六节 康复工程
学习要点
掌握矫形器假肢概念和基本功能
熟悉助行器种类,选择原则
了解矫形器分类
了解轮椅选择条件
概念
康复工程是工程学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应用。利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手段,通过对所丧失的功能进行代偿或补偿,来弥补功能缺陷,使患者能最大鲜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随着康复工程的不断发展,其在康复医学的应用范畴也不断扩大。
一、矫形器
矫形器是为了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的一类器具,其中,用于躯干和下肢的称为支具,用于上至的也曾成为夹板(注:这与中医理论中的夹板概念是不一样的)。
1.基本功能
稳定与支持
固定与矫正
代偿与助动假肢
2.矫形器的命名:是图表对比的。
二、假肢
三、助行器
(一)杖
身长减去41厘米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测定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站立。身长
(二)步行器,也称助行器
四、轮椅
五、自助具
帮助患者能够省力、省时地完成一些原来无法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增加生活独立性的辅助装置,称为自助具。
康复工程相关器具的图片展示
第七节 减重训练的研究进展
概述
临床应用研究
历史回顾
减重负荷
脑卒中
脊髓损伤
骨关节病
国际上采用≤40%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