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指一类以动物为传染源, 既可使动物致病也可使人致病的病原菌。
人畜共患病:人因接触受染动物及其污染 物,或因昆虫叮咬而感染,所致的疾病 称。
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炭疽芽胞杆菌、鼠 疫耶氏菌和布鲁菌等。
炭疽芽胞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z形态与染色
¾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 列呈*竹节状长链、有荚膜
¾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 中央 z培养
¾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呈卷发状)
¾有毒株在血平板上产生荚膜,为粘液性菌落
炭疽杆菌竹节状长链
(二)致病物质和免疫性
1、致病物质
荚膜 ¾ 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 ¾ 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
2、所致疾病
人类炭疽病有3种临床类型:
①皮肤炭疽:由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皮所致。
②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
③肠炭疽:由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芽胞污 染的食物所致。
3型均可并发败血症,偶可引起炭疽性脑膜炎 ,死亡率极高。
传播途径:
接触——皮肤炭疽 食用——肠炭疽 吸入——肺炭疽
(三)微生物学检查
采标本注意:严禁在室外剖检病体
直接涂片镜检(荚膜、竹节状)
分离培养与鉴定(菌落形态、串珠试验等)
(四)防治原则
预防:
控制家畜感染和牧场的污染;
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
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必须焚毁或深 埋。
特异性预防用炭疽减毒活疫苗。
治疗:以青霉素G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