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课笔记: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课笔记:0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项目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要有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理论创新。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举例: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就是从实际出发,求就是研究,是就是规律。一分为二(毛泽东),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回答并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理论成果: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新变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地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创造性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第一,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全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为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