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课笔记:0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听课笔记:05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特点
第一从社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科学的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处于且长期的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
第三从动态的发展中揭示了社会注意本质
二、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 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改革的经济目标
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政治目标:
建设政治文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发扬民主政治
文化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吸收和利用外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先进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在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倡改革,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上提倡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上提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分“三步走”:
80年到90年解决温饱问题,90年到2000年解决小康问题,从2000年到2050年达到中等富裕程度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有团结各族人民,以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主国统一的爱国者
四、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92.10 十四大正式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性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2、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主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了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现实的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