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广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
狭义: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社会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和谐文化: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根本任务: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基本方针: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