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化工原理》听课笔记:06
《化工原理》听课笔记:06
第四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一 流体流动的型态
(一)雷诺实验及流体流型 1.层流2过渡流3湍流
影响因素:流速,流体密度,粘度,管径
(二)流型的判别依据——雷诺数
影响因素:流速(操作条件),流体密度,粘度(物性),管径(设备条件)
1.雷诺准数或雷诺数(Reynolds number),用Re表示。Re数是一个无因次数群。不管采用何种单位制只要Re中各物理量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那所求得Re的数值相同。根据大量的实验得知Re≤2000时,流动类型为层流;当Re≥4000时,流动类型为湍流;而在2000<Re<4000范围内,流动类型不稳定,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或是两者交替出现,与外界干扰情况有关。例如周围振动及管道入口处等都易出现湍流。这一范围称为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
二 流体流经管路的阻力损失
1、直管阻力损失   2、管件阻力损失
三 直管阻力损失
1.层流时速度沿管径呈抛物线形
 层流时平均速度等于管中心处最大流速的一半
  摩擦系数 =64/Re
2.湍流时u=0.82u(max)
3.因次分析法
  基础:任一物理方程两边或方程中的每一项均具有相同的因次——任何物理方程式均可转化为无因次的形式
伯金汉pai定理:一个物理方程可以变换为无因次准数方程,独立准数的个数i等于原方程变量数n减去基本因次数m
当量直径:4*流通面积/润湿周边长
注意:1)只能用de代替Re及摩擦阻力中的d,不能用来计算流体的流通面积,流速和流量
2)对层流流动,用de计算时,摩擦系数应修正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