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机械---离心机
1.组成:叶轮、泵轴、泵壳(截面逐渐增大,为了降低速度,降低阻力损失)、轴封装置、轴向推力平衡装置
2.分类:敞开、半蔽式、蔽式
按吸液方式:单吸、双吸式
3.工作原理: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和吸入管路中没有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有空气,而空气的密度又远小于液体的密度,故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吸入泵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因此,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灌泵。
离心泵是化工企业常用泵
(三)离心泵主要性能参数
1、流量:离心泵在单位时间里排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常用单位为l/s或m3/h
离心泵的流量取决于泵的结构、尺寸(主要为叶轮的直径与叶片的宽度)和转速。应予指出,离心泵总是和特定管路相联系的,因此离心泵的实际流量还与管路特性有关。
2、压头:又称为泵的扬程,是指对单位重量(1N)的液体所提供的有效能量,其单位为m。
离心泵的压头与泵的结构(如叶片的弯曲情况、叶轮直径等),转速及流量有关。对于一定的泵和转速,压头与流量有关。对于一定的泵和转速,压头与流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由实验测定。
3、效率:(1)容积损失:由于泵的泄露造成的损失,如密封环、平衡孔及密封压盖等处的泄露。
解决方法:使用开式和蔽式叶轮。
(2)机械损失:由轴和轴承之间,泵轴与填料函之间、叶轮盖板外表面与液体之间均产生摩擦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3)水力损失:液体通过叶轮通道和蜗壳时的摩擦阻力,泵局部处因流苏和方向改变引起的环流和冲击而产生的局部阻力。与泵的结构、流量及液体的性质等有关。随流体变化而改变。
4、功率
有效功率Ne:单位时间内泵对输送的液体所做的功
轴功率N:泵轴所需的功率,即是电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电动机功率:电动机(原动机)所需要的功率=轴功率/传动效率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影响因素
1、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描述压头、轴功率、效率与流量关系的曲线。对实际流体,这些曲线尚难以理论推导,而是实验测定。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反映了泵的基本性能,由制造厂附于产品样本中,是指导正确选择和操作离心泵的主要依据。
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性能参数即为最高效率时的数据,称为“最佳工况参数”,一般将最高效率值的92%的范围称为泵的高效区,泵应尽量在该范围内操作。
2、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因素
(1)密度的影响:
(2)粘度的影响
(3)叶轮转速的影响
(4)叶轮直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