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计算内压力与设计温度
1、计算内压力Pc
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计算元件厚度的压力,包括液柱静压力。
Pc=P+y液H
2、设计压力P
设定在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指表压)
P ≥ Pmax
一般当容器中装有安全阀或爆破膜时
P=(1.05~1.1)Pmax
当元件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液柱的静压力可忽略。
则:Pc ≈ P
3、设计温度
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壳体或元件可能达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与材料的选择及许用应力的选择有关。
设计温度 ≥ 容器操作时的最高温度(+20℃)
设计温度 ≤ 容器操作时的最低温度
二、焊缝系数 φ
对焊接缺陷加以补偿,φ的大小取决于焊缝型式以及无损探伤的检验要求。
注意:
1、如同一容器中有几种焊缝系数,则分别计算,取壁厚最大值作为容器的计算壁厚。
2、若用无缝钢管作为压力容器的筒体时,φ可以取1.0
三、厚度
1、厚度附加量C
C=C1+C2
⑴C1为板厚负偏差,由钢板的名义厚度确定(反算法)
①当钢板厚度负偏差 ≤ 0.25mm,且 ≤ 6%δn,可取C1=0
②C1也可根据需要限定,此时C1=0.25mm
⑵腐蚀余量C2
C2=KaB
式中:
Ka——腐蚀速度 毫米/年
B——容器设计寿命(10-15年)
2、各种厚度
①最小厚度δmin
不包括腐蚀余量在内的人为规定的为了满足刚度要求的圆筒体厚度。
a、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当:
Di ≤ 3800mm,δmin=2Di/1000 mm,且不少于3mm。
Di > 3800mm,δmin按运输和现场安装条件定。
b、对不锈钢,δmin=2mm
若δmin < δ 则取 δn=δmin+C2
②其它厚度
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的计算公式:
[σ]t=极限应力/安全系数
[σ]t与设计温度及板厚有关。
五、内压薄壁容器强度设计步骤
1、由工作压力P及工作温度t得出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及计算压力Pc
2、由操作条件(P、t,介质是否腐蚀)确定容器的材料,然后选择[σ]t,φ,C
3、计算厚度δ
δ=PcDi/(2[σ]tφ-Pc)
名义厚度:δn=δ+C再向上圆整至标准厚度
六、内压薄壁容器强度校核步骤
有效厚度:δe=δn-C1-C2
容器的强度校核:
判断 σt=Pc(Di+δe)/(2δeφ)≤[σ]t
七、压力试验
1、类别:强度试验、致密性试验
试验用介质:液体、气体
2、试验压力:PT=1.25P[σ]/[σ]t
[σ]/[σ]t≤1.8 [σ]/[σ]t≥1.8取 [σ]/[σ]t=1.8
3、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
液压试验:
卧式:σT=PT(Di+δe)/(2δeφ)≤0.9σs
立式:σT=[(PT+y液H)(Di+δe)]/(2δeφ)≤0.9σs
气压试验:σT=PT(Di+δe)/(2δeφ)≤0.8σs
4、压力试验的注意事项
①液压试验温度应低于液体的沸点温度而高于材料的转脆温度。
②采用洁净水进行水压试验,完毕后用压缩空气将内部吹干。
③不适合接触液体的容器,应采用气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