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油气生成的因素
还原条件:地质和理化条件
1。地质条件
长期稳定下沉的大地构造背景
较快的沉积速度 堆积 保持有机质的保存
足够数量和一定数量的原始有机质
低能 还原性岩相古地理环境
——浅海封闭环境 半深-深湖 前三角洲
适当的受热和埋藏史
滨海:不利于繁殖堆积和保存
浅海:水体营养丰富 阳光充足 水机安静生物体大量繁殖
最有利! 封闭的浅海相
半深海:水体营养不足 生物不发育 生物遗体下沉经历巨大水体 破坏 有机质少!
2。理化条件
细菌作用:沉积末期至成岩早期。
催化剂作用:(1)有机酵母 催化作用强 不耐高温,主要发生在成岩早期。
(2)无机盐类:最主要的是粘土矿物,蒙脱石型的粘土催化活力最强。主要:成岩中晚期。
温度和时间
(1)放射性:放射性元素所造成的局部地温增高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演化
沉积岩中:放射性元素含量很低
非主要因素
(2)压力:高压阻碍有机质成熟和成烃作用,短暂的降压有利于加速有机质的成熟。
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是一个热降解过程。是在相对底温的条件下完成的。反应速度只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反应速度和时间成线性反比的关系。
有机质热解生油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
三 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埋深0到1500米,温度低于50-60度
细菌作用,成岩早期,碳化作用中的泥炭-褐煤阶段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深部高温生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