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01
《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01
1.地学的概念(普通地质学)
地学,即地质学,它是指研究地球(目前特别是研究地壳)的一门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表面特征\地球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地质作用和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及其演变.
地球科学是指一切与地球科学有关的总称(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学的内容与分科
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化学\矿物学(自然形成单子成分)\岩石学等;
地球的构造----构造地质学(研究岩石的变位和变形)\大地构造学(从总体上大范围研究全球地壳的运动规律的学科)等
地球的历史---古生物学(研究古生物遗迹起源,它的演变和特征)\地史学(研究地层和岩石的综合)等
地学的应用---矿床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
3.地学的研究方法
地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空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漫长性.(地球半径6173公里,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我们对地球直接钻井的深度不超过12公里;地球现在的年龄是46亿年,发生了山脉的形成,海陆格局的形成和生物的演化等等)
地学研究的特殊方法:野外调查与"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
"将今论古"---用现在观察到的(地质事件\地质痕迹)自然规律去解释地史中发生的同类过程.
或然论;均变论;渐变---激变---渐变
4.地学研究的意义
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重要理论意义
在寻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95%的能源;80%以上的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及30%以上的农用灌溉水和饮用水等,这些矿产资源来自于自然,而寻找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急矿产需资源都与该学科有关.在大型的工程如公路\铁路\水坝\核电等,完成以后运行,事先我们必须进行地质的研究,我们研究场地的地质条件,以避免不利的因素;同时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全球的环境已迫在眉睫了,我国政府认为环境恶化是未来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已经是全球艰巨任务.地学将肩负起历史负予新的任务!!
地球形成\运动\发展的过程的认识会使我们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哲学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等等,这些基本问题的最终解决也离不开地学的研究.因此地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静力地质学)---第一章地球( 地球的状况)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大小
地球高低起伏不平,海洋占7成,陆地占3成.牛顿认为是标准的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设想的平均海面作为自然延伸穿过大陆地区,构造出的一个光滑连续的封闭曲面图
真实的地球是一个梨形的球体(与椭球体相比南极凹进30米,北极凸出10米)
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140KM
两极半径:6356.779KM
平均半径:6371.012KM
扁率:1\298.275
赤道周长:40075.24KM
子午线周长:40008.08KM
表面积50070000KM2
体积:1083200000000KM3
质量:5.976*1027KG
人口增加,社会发展,交通发达明显感觉到地球的拥挤!地球合适的承载人口有人说210有的人说151亿人口!局部最佳的人口是多少有兴趣可以研究研究一下!`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陆地(29.2%)和海洋(70.8%):65%的陆地分布在北半球,35%分布在南半球,各大陆的轮廓大致呈倒三角形:,而且都是在北部与其它大陆相连:
陆地的平均高程约875米,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729米,地表有两级台地,最高的地方是喜马拉雅山了,8千多米;最低的地方在海洋里的海沟.一级在大陆上低于1000米的平原\低山(20.8%):另一级在海洋中深约4000~5000米的大洋盆地(22.6%)
这就是地球表面最宏观的特点
                       第二章地壳
第二部分(动力地质学)---第三章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球的运动)         第四章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三部分(历史地质学)---第五章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主要参考书
1.<<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2000年
2.<<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1999年
3.<<普通地质学>>徐成豪,赵不忆主编,1988年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