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14
《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14

二、 地震的成因
人工地震----人工爆破。拦河蓄水、深井注水
陷落地震----岩溶洞顶陷落而引起,3%
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7%
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90%
引起地震的直接原因是岩体的破裂位移产生的,中深源地震与板块的俯冲有关。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向下俯冲过程中并没有全部融化,由于受力不均会产生断裂,发生中深源地震。
三、 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
第三节 岩浆活动
一、 岩浆的起源与演化
原始岩浆:单一起源说—玄武质岩浆;多种起源说--玄武质(源自软流圈)、安山质(两者都有)、流纹质(地壳物质的重融)
岩浆的演化:液态分异作用—在岩浆结晶前,在液态下发生(重沉轻浮)
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发生。鲍温反应系列
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活动过程中,熔化围岩改变自身成分的作用
二、 岩浆的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
1、 火山构造
火山锥----由火山口、火山颈、火山岩等组成
破火山口---火山喷发完毕后,岩浆房被掏空,火山口塌陷形成
火山喷发类型:熔透式(地球演化初期)、裂缝式(大断裂)、中心式(包括宁静式和爆发式和递变式)
火山可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不活动)
2、火山喷出物
(1)气态喷出物
以水蒸气为主,包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化氢,氨气,氯化铵,氯气,硫,氮气等,随温度的降低,喷出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氯化物——酸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液态喷出物
火山的液态喷出物叫熔岩,分两类:
基性熔岩——二氧化硅含量少于52%,温度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挥发成分少,冷却慢,可形成熔岩瀑布。枕状熔岩为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
酸性熔岩——二氧化硅含量大于52%,温度低,粘度大,不易流动,含挥发成分多,冷却快,常形成岩钟,岩针等地形
(3)固态喷出物
火山喷出的固态物质叫火山碎屑。如火山弹,火山碎屑按大小可分为:
火山块——大于32mm;火山砾——4mm—32mm;火山灰——小于4mm
火山碎屑岩——由火山碎屑造成的,按其碎屑的大小可分为:
火山集块岩——大于32mm;火山角砾岩——4mm—32mm;火山凝灰岩——小于4mm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