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24
《地球科学概论》听课笔记:24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溶质过饱和是地下水溶运物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

溶洞中的沉积——溶洞滴石。

裂缝中的沉积——方解石脉等。

泉口处的沉积——泉华。

沼泽的沉积作用—— 地表异常湿润,生长有大量极湿性植物、有大量有机质和泥炭堆积的地区。

植物遗体——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等。

成煤条件:气候潮湿和地壳下沉。

主要成煤期:石炭——二叠纪,侏罗纪,第三纪。

海洋沉积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来自陆源物质,此外还有海洋生物,火山喷发物等。

海水的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的固体物质与海水的重量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海水的盐度,海域可分为:淡化海——含盐小于3.5%,如渤海;正常海——含盐3.5%;咸化海——含盐大于3.5%,如地中海等。

依海水的深度,海底地形,海洋生物群的分布,将海域分为四个区域:

海滨——平均高潮线到平均低潮线之间;浅海——水深小于200米~2500米;深海——水深大于2500米。

从海洋地质作用的特点,将风暴浪所及的上限到海浪作用的下限之间的海域叫海岸或滨岸。海岸又可细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等。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