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沉积岩石学》听课笔记:04
《沉积岩石学》听课笔记:04
第三节 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
搬运物质:溶解物质及部分新生成物质

搬运方式:胶体溶液或真溶液

         Al、Fe、Si、Mn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常呈胶体溶液搬运;

         Ga、Na、Mg的盐类则常呈真溶液搬运。

胶体溶液——介于粗分散系(悬浮液)和离子分散系(真溶液)间,粒子

           直径介于1~100nm间,多呈分子状态。
(一)胶体溶液的特点
1、受重力影响极其微弱

2、扩散能力弱

3、类型有正负之分

   1)正胶体:表面带正电荷,Fe、Al含水氧化物胶体

   2)负胶体:表面带负电荷,Si、Mn氧化物,Pb、Cu硫化物

4、具有吸附现象
(二)胶体溶液的特点
1、布朗运动可抗重力作用,不使胶体下沉

2、同种电荷的脚力之间的排斥力

3、扩散层和双电子层中反粒子和溶剂的亲合作用,形成的溶剂化膜,缓冲和阻碍离子的碰撞

       ——溶解物质就可以以胶体溶液的形式被搬运

沉积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会按颗粒的大小、比重、形状、矿物成分以及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这种现象就叫做沉积分异作用,也叫地表沉积分异作用。

沉积分异作用分为:1机械分异作用(主要受物理原理支配,见于碎屑岩中)

2化学分异作用(主要受化学原理支配,见于溶解物质沉积中)

促使胶体聚集和沉淀的因素--沉积原因

1正负胶体相遇-----相互聚沉

2电解质作用

3蒸发作用

4穿透能力较强的辐射线

机械沉积分异的结果:随着距离的增长(成分简单稳定,重矿少,粒度细,分选、磨圆变好)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沉淀顺序(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卤化物)

沉积后作用: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作用

阶段划分:同生、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和后生作用。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