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学习提纲
第六章 陆源碎屑岩各论
陆源碎屑岩按粒度划分(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学习各类碎屑岩的分类、特征和成因等
第一节 砾岩
一、一般特征
一)成分——最反映母岩性质
二)构造特征(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块状层理、叠瓦状构造)
三)结构(颗粒粗、填隙物粗,结构成熟度一般低)
四)颜色——多样,易氧化而呈红色
五)产状(巨厚砾岩岩系、夹层、薄层透镜体、局部堆积形成)
六)研究意义
1、岩石学意义
2、实际意义
二、砾岩的分类
一)按砾石圆度分类(砾岩、角砾岩)
二)按砾石大小分类(细砾岩、中砾岩、粗砾岩、巨砾岩)
三)根据砾石成分分类(单成分(角)砾岩、复成分砾岩)
四)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分类(底砾岩、层间砾岩、层内砾岩)
五)按成因分类(沉积成因、非沉积成因)
三、主要成因类型
一)残积角砾岩(砾石级风化壳)——母岩风化的碎块原地堆积而成
同生砾岩一般代表:事件性或者突发性事件
二)滨岸砾岩(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其它)滨岸砾岩:浅色为主(灰白 浅灰为主) 成分单一 成熟度高 稳定组分硅质砾石多 结构成熟度高 层理构造(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 冲洗、平行) 向源叠瓦 砾石长轴平行海岸线 含生物碎片 底砾岩稳定
三)河成砾岩——常见于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多分布于河床沉积的底部
河成砾岩 :形成于河床沉积的底部 成分成熟度底 分选差 砾石向源叠瓦 长轴与流向垂直 近岸处与岸线平行 透镜状产出 底部具有冲刷面
四)洪积砾岩
五)冰川砾岩和角砾岩
六)滑塌角砾岩
七)岩溶角砾岩
四、研究方法(步骤和内容)
第二节 砂岩
一、概述(定义——主要由砂级(2~0.1mm)(>50%)的陆源碎屑颗粒组成的中碎屑岩
一)一般特征(成分、结构、构造、颜色、其它)
二)砂岩的分类(结构分类、成分分类、成因分类、综合分类)
一 砾岩类 直径在2mm 以上的碎屑,含量大于50%
1 角砾岩 组成角砾岩的砾带有棱角,分选情况不好,或者未经分选,多为搬运距离很近或未经搬运堆积而成.
2 砾 岩 组成角砾岩的砾多为圆状或次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