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课程学习大纲
第三节 粉砂岩
一、定义
二、一般特征
1、成分
2、结构
3、构造
三、粉砂岩的分类
一)按颗粒大小
1、粗粉砂岩(0.1~0.05mm)
2、细粉砂岩(0.05~0.01mm)
二)根据碎屑成分
1、单成分粉砂岩
2、复成分粉砂岩
三)根据胶结物成分(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
四、成因(经过较长距离搬运,在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缓慢沉降。分布极其广泛)
五、实例
一) 第四纪黄土及黄土状岩石——一种特殊的粉砂岩
1、颜色:浅黄色、棕黄色、褐色或红色;半固结、多孔
2、成分:石英(>50%)、长石、碳酸盐、粘土矿物
3、结构:粉砂>50~60%,泥质30~40%,砂<10%
4、成因:风成
5、分布:西北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
二)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
1、颜色:黄色、灰黄色、土黄色
2、成分
3、结构:分选好、磨圆好
第四节 粘土岩
一、概述
1、定义:(广义、狭义概念,粘土矿物的成因)
2、研究意义
a、分布最广;
b、可用来分析沉积岩的成因、沉积环境等
c、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d、工业用途
e、经济意义
二、粘土岩的物质成分
1、粘土矿物
a、高岭石族
b、蒙脱石族
c、伊利石族/水云母族
d、绿泥石组
e、混层粘土矿物
2、非粘土矿物
三、粘土岩的结构
一)根据颗粒的相对含量划分
1、粘土结构/泥质结构 粘土>90%
2、含粉砂粘土结构 粘土>75%,粉砂10~25%
3、粉砂质粘土结构 粘土=75~50%,粉砂25~50%
二)按粘土矿物的结晶程度和晶体形态划分
1、非晶质结构
2、隐晶质结构
3、显微晶质结构
4、粗晶质结构
四、粘土岩的构造
一)宏观构造(无波痕、暴露成因构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及生物遗迹、同生变形构造)
二)微观构造
五、粘土岩的颜色——主要是原生色,能反应生成环境
六、粘土岩的主要类型
一)按成分分类
1、单成分粘土岩(伊利石粘土岩、高岭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
2、复成分粘土岩(高岭石——蒙脱石粘土岩)
二)按成因分
1、沉积型
高岭石粘土岩——陆相地层(酸性介质)
蒙脱石粘土岩——成因于火山玻璃水解(碱性介质)
2、风化残积型:母岩风化而成
七、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
1、压实作用
2、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
3、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4、沉积后作用与油气生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