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地质学基础》听课笔记:11
《地质学基础》听课笔记:11
 二  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及变质作用方式
(一)变质作用的控制因素
    影响和控制变质作用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
1.   温度
2、压力
静压力  随着深度的加升,温度上升,压力增加
 应力    为定向压力,与构造活动有关,在地壳浅部较强,深部较弱
3、流体
起溶剂作用,促进组分的溶解,加大扩散速度,促进重结晶和变质反应的进行,也可以作为一种组分参加变质反应
 
(二)变质作用的方式  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主要有
1、重结晶
2、变质结晶作用  原岩基本保持固态下,经化学反应使岩石内部的化学成份重新组合,结晶形成新的矿物而原来矿物消失
3、交代作用 化学活动性流体和固体岩石之间发生物质置换作用,原矿物被破坏
4、变形和碎裂作用
5、变质分异作用
 
三、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
1、动力变质作用
2、接触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3、气化水热变质作用
4、区域变质作用
5、区
 
四、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成分
1、化学成分
取决于原岩成分以及是否有交代作用,总体与岩浆岩类似
2、矿物成分
在三类岩石中,变质岩的矿物成份是最复杂的,主要是形成了独特的变质矿物。
(二)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1、结构:指矿物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反映出的岩石特征。
A、变余结构(残余结构):改造不彻底,残留有原岩结构特点。
B、变晶结构:经过重结晶以后所形成的,与岩浆岩的结构相类似。
  等晶 不等晶
C、碎裂结构:岩石受机械破坏产生的结构,分为碎裂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
D、交代结构:原有矿物被溶解,同时被新生的矿物所置换,有的保留矿物晶体,为交代假象结构。
(三)变质岩的构造
指岩石的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
 变余构造:保留有原岩部分构造特征
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包括:
 
五、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一)动力变质岩
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以岩石的机械和变形为主要特征,包括: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糜棱岩
1、构造角砾岩
2、碎裂岩
3、糜棱岩
(二)接触变质岩
伴随着岩浆活动在岩浆岩体围岩中的局部变质现象,包括热接触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热力和挥发份是引起变质的主要原因。
热接触变质岩的主要表现为重结晶和新矿物的生成。
(三)交代变质岩
1、矽卡岩
2、蛇纹石化和蛇纹岩
3、青盘岩化和青盘岩
4、次生石英岩化和石英岩
5、云英岩化和云英岩
6、黄铁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
(四)区域变质岩
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活动带上的高热流值和构造运动的强应力,导致大面积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岩常大面积露出。
1、板岩
2、千枚岩 低级变质作用,千枚状构造,基本重结晶,丝绢光泽。
3、片岩:中级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全部重结晶,片状构造 ,石英为主
4、片麻岩类:高级区域变质作用产物,分布广
5、麻粒岩:高级变质作用产物
……
(五)混合岩
区域变质作用的深化,过渡
 
区域变质岩的基本演化过程:页岩   板岩     千枚岩  片岩   片麻岩
同一变质岩中,不同的原岩的变质程度可以不同。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