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货币金融学》听课笔记:20
《货币金融学》听课笔记:20

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目标

a操作目标  b 中介目标  c最终目标

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 从中央银行成立到1930年,各国实行金本位制,货币目标:稳定币值和汇率

2 第二世界大战之前,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币值和实现充分就业

3 自5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国家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币值、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4 凯恩斯主义盛行,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币值、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短期内物价没有显著的变动,而不是不变动,一般是上涨,上涨率控制2%-3%上

实现充分就业:有能力的志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经济增长: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社会劳动力增长、资本深化程度、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社会积累的增加。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或逆差。

三  货币政策各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及选择

1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

a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负相关。

b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c 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很的矛盾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