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问题
一是靠严密的制度;二是靠人文的关怀
要从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体现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尊重和激励。
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公正”焕发激情,制度决定人的行为。
泰勒“经济人”梅奥霍桑试验,社会人 马斯洛需求理论
中国的管理,灵活、变数大“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制度建立非常重要,海尔、麦当劳。汉堡包直径、地怎么擦,生菜放多久要扔到。谁来当领导都要这样来做。但中国讲关系,诸葛亮呕心沥血,死而后己。但光有制度也不行,硬邦邦,还要结合人文关怀。
中国有个人到国外工作,晨练,顺手帮水手倒垃圾,船长批评,个人有个人的分工。摩托罗拉调查着火了怎么办?火大跑,火小继续工作,会有人负责救火。
制度化的含义
文化制度化就是把企业倡导的价值观转化为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的过程。
制度的设计必须体现企业价值观精神,若出现背离,就会出现错误的行为指导。
比如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参与创新,同时对员工创新行为缺少实质性鼓励,那么员工就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
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和
企业制度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
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案例 :分粥
在讲究效率、公平、成本的组织内,七个人小团体在一起吃饭,每顿饭分食一盆粥,如何分?
有如下方案:选一人主持分粥;2选出监督小组;3轮流分,每人一天;4,轮流分,但分粥人最后端碗;5、大家参与分,抓阄决定谁得到哪分。
制度造成的结果。
制度的完善
工作态度与制度
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态度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仅仅靠态度解决问题成本很高,必须完善制度。
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靠严格的制度来养成
目前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在强调执行力。有了好的制度必须严格的执行,不能有例外,不能搞“下不为例”。只有一视同仁、持之以恒,严格执行制度,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举例:背背佳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1、领导者的人格魅力,靠意志品格,道德心理,情感基础,人际关系,智慧水准,工作能力等个人因素对员工产生影响。
2、识人用人,正确的用人之策。凡是有一定才能的人都是人才。人的才能可表现为各种层次,各式各样。人人都是人才,但规格有所不同。废品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培养员工,帮助他们成长
关心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在业务和综合素质方面培养他们成长,使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
及时表扬与善意的批评。
没有正常的批评表扬,企业就树立不起正气,不可能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也不可能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尊重员工:人格和劳动 要让员工心里有话有地方去说,说了有人听。
做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明确职业人生的目标;员工个人的追求:人物、人才、人手,你想成为哪一类人?高尚、富有、快乐是不是你想达到的理想境界?找到开启人生理想的钥匙。
伴随企业的发展而成长
员工有明确做事与做人的关系,在做事的过程中时刻追问自己“如何做人”;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努力使人的价值追求与企业整体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为实现企业价值观共识做贡献;把握个人价值追求、人生目标与个人职业生涯的协调性。
职业人生的信仰:明确三个关系。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关系。
什么使员工的高素质
结构图:健全人格、积累知识、开发智慧、提升悟性;塑造形象。
忠诚于企业与个人发展
理解岗位的意义:生活的基础;实现自我的场所;员工对企业忠诚是建立在对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愿景、文化理念、管理制度、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状态等认同的基础上的,也是对自己发展目标的选择;忠诚于企业就等于忠诚于自己。只有善于学习才能科学地忠诚防止出现愚昧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