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养老基金监督规则
1、 准入规则
2、 资产分散化规则、自我投资:强调企业资产和基金分离
3、 分散化投资规则
十三、养老基金的管理规则
1、 控制规则: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以董事会形式管理
2、 资产分散规则和外部管理规则:强调基金管理者和基金的分离,避免基金管理者直接持有基金
3、 信息披露原则
4、 安全保障规则:最低收益率限制
1) 相对规定
2) 绝对规定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一、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 人口老龄化
1) 人口出生率低
2) 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3) 人均寿命延长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8年国有企业减负,将企业的一部分负担转移到社会)
1) 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2) 有利于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我国还没有形成全国的劳动力市场,而仅仅是地方市场的形成
3) 有助于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国家部分体现公平,个人部分体现效率
3、 传统养老制度面临危机
1) 保险层次单一,保险范围狭窄:农村不享有养老保险
2) 国家和企业责任过重
3) 分割管理产生摩擦和矛盾
二、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1、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
二级管理
1) 铁饭碗
2) 合同工
《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1)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职工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2) 基本养老保险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
3) 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税前提取
4) 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国家提倡并给予指导
2、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期(1991年-1995年)
《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目标:最终实现全员参与,取消退休制度
2) 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出资
3)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4) 国家鼓励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上海模式:个人账户:个人—3%,企业—8%+社评5%
企业账户:4%
退休后养老金提取金额:个人账户/120
北京模式:个人账户:个人—3%,企业—5%
社会统筹:社评12%
退休后养老金提取金额:(社评20%-25%+个人账户)/120
山东模式:个人账户:个人—3%,企业—7%,
社会统筹:社评8%
3、 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全面改革深入期(1995年至今)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1) 统一规定企业与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个人账户:个人—4%,企业—7%,
2) 统一个人账户的规模
3) 统一养老金的计发方法:(20%社评工作+个人账户)/120
4) 但社会统筹没有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