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负债的概念、内容;各类资产的核算;各类负债的核算
第一节 流动资产的核算
*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是行政单位完成公务活动和必要保证,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等。
(一)现金的核算 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资产,是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现金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
现金的结算起点为1000元。
行政单位必须严格银行存款的开户管理,禁止多头开户。
(1)严格遵守使用范围。如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及补贴(现金使用范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工资已经财政集中支出) 、福利、其他劳动报酬、抚恤金、差旅费、丧葬补助费、劳保费、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奖金等、行政单位结算起点为1000元以下的日常零星支出,不能超出1000元。 除了上述规定以外,其他支出都要从银行转账支付。
(2)库存现金限额:为了方便各单位零星现金开支的需要,各单位应提出申请,报开户银行审批,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原则上以3-5日的开支量为准,超过限额的应及时送存银行。
(3)不得坐支现金:单位支出现金,应从库存现金限额中支取,或者从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如以现金形式的各种收费收入)中直接支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现金支出量不得超出当日库存现金额)
(4)会计、出纳要分开 ,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加强内部控制。
(5)现金收支业务必须根据合法凭证办理。办理任何现金收支,都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根据。出纳员付出现金后,应该在原始单据上加盖“现金付讫”,并在当天入账,不准以借据、白条抵现金入账。付:现金付讫;收:收款凭证
(6) 如实反映现金库存。日清月结 。如发现长款(溢款)和短款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分别情况处理。单位之间不得相互借用现金,也不得将单位收入的现金办理储蓄。
现金总账科目
现金日记帐(人民币,外币单独)
现金余缺处理
长款:一时没有查明时,先作暂存款待查,能查明的退回原主,确实无法查明的,应转作应缴预算款。月末要缴回财政。
短款:一时查不出原因的,先作暂付款记账。属于一般工作问题造成的少量的短款,经领导批准,做经费支出(处罚)
银行存款 不得多头开户
“银行存款”总账科目
“银行存款存款日记账”--按开户银行、存款种类分别设置
至少每月对账一次,有未达账项,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具体例子:
1、卫生局开出现金支票,向银行提取现金600元备用,根据现金支票存根,填制记账凭单。
借:现金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现金支付林某探亲旅费245元,单位领导批准报销。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个人及家庭补助)其他 245
贷:现金 245
3、6月20日,单位出纳人员盘点现金,发现实存数与账面数额不符,长款40元,一时查不出原因,先作暂存款入账。
借:现金 40
贷:暂存款 40
将长款送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40 贷:现金 40
月末,仍未查明长款原因,就将其上缴财政国库。
(1)先冲减暂存款,增加应缴预算款)
借:暂存款 40
贷:应缴预算款 40
(2)上缴财政国库
借:应缴预算款 40
贷:银行存款 40
会计分录编制思路
一、判断交易产生影响的科目。
二、判断科目属哪一种类型账户,从而确定借贷方。
三、对科目影响产生多大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