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额负债与企业负债的简单对比分析
产生条件不同:行政单位不能向金融机构借款,不是由借贷业务引起,在代替国家赋予职能时形成。
流动方向不同:行政单位负债的来源和去向是不同的主体
本质是不同的:行政单位是非营利性的政府组织,不存在经济利益流出或减少的问题
第三章 行政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一)收入的核算
收入是:
1.行政单位为开展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2.不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是政府无偿提供的,是财政资金的无偿性的典型体现。
3.收入是行政单位持续运转的先决条件,是行政单位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政府职能、是否能够及时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取决于其收入的实现。
4.企业发生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行政单位取得收入是为了维持其支出。
包括:行政性的 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 如银行存款利息、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有价证券买卖差价。
拨入经费 :按照经费领报关系,有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是行政单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一般由财政部门拨到主管会计单位,再由主管会计单位逐级下拨到基层会计单位。
领拨经费原则
按照预算(计划)领拨: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用款计划(分月),按经费领报关系向上级主管会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申请拨款。
按进度领拨:结合本单位的预算执行进度和资金结存情况
按用途领拨:预算规定的相关用途
按预算级次领拨:不能越级。
拨入经费的内容: 财政部门拨给行政单位的经费
(1)经常性经费:用于日常业务活动的行政经费,用途没有限定,每年总数额比较固定。可用于所有的日常开支。
(2)专项经费:用于完成专项工程或专项工作,必须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挪用;需要行政单位单独报账结算,不能单独报账结算的不能作为专项资金,而只能作为经常性经费。
设置“拨入经费”总账科目,用以核算财政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
贷方余额账户
年终结账时,将该“拨入经费”科目贷方余额(不含收到的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预拨下年度的预算经费)转入对应“结余” 科目。
分别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用以核算拨入的经常性经费和专项经费。
注意:行政单位收到非主管单位拨入的财政性资金, 如公费医疗费、住房基金等,应在“拨入经费-项目支出”科目下按照拨入单位进行核算。
例1:(1) 6月1日,按照核定预算,市卫生局收到财政部门拨入本月经费90万 。
借:银行存款 900000
贷:拨入经费--基本支出 900000
(2)上述经费中,有70万元是该卫生局经费,其余为下属单位的经费,通过银行转拨下属单位的经费20万。
该卫生局拨给下属单位的经费,记入“拨出经费”科目
借:拨出经费--拨出基本经费-卫生款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3)接到财政局通知,多拨了经费10万元,需要缴回多拨的10万元。
冲销“ 拨入经费”科目
借:拨入经费--基本支出-卫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4)年底转账,将“拨入经费-基本支出”贷方余额10万转入结余 账户。
借:拨入经费--基本支出 100000
贷:结余---经常性结余 100000
例2、6月2日,根据核定预算,市卫生局收到财政局拨入的本月单位离退休经费2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拨入经费-基本支出-行政单位离退休经费 200000
例3、(1)市卫生局收到省卫生厅下拨的非典防治经费100万元,属专项经费。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拨入经费-项目支出-非典防治专项经费 1000000
(2)用上述专项经费购买医用设备35000元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 35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
增加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35000
贷:固定基金 3500
(3)上述100万元专项经费中的20万元属下属单位经费,通过银行转拨。
于是该卫生局产生了拨出经费开支,属于拨出项目经费
借:拨出经费-拨出项目经费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