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听课笔记:34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听课笔记:34
为何总是不花钱?有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的因素,但说到底还是老问题缺少花钱的“底气”,没的花、不敢花

  不花钱,就是不花“扩大消费”说了这么久,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显示:多数老百姓还是不“配合”。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回升,但消费意愿仍处于较低历史水平。

  央行对全国50个城市的储户调查更不乐观,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十年来的最低值。

  越来越富裕为何越来越不敢花钱?越提倡消费怎么越不愿消费?说到底,还是制约消费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加剧的倾向。

  花不花钱,先要看钱包做不做主。单看统计数据,过去几年,劳动者工资远比CPI“跑得快”,但仔细分析,多年来统计部门监测的主要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企职工等。直到2010年,我国才首次发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状况,这部分劳动者平均工资2009年为18199元,一个月约为1500元,仅相当于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的55.6%,相当于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9%。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有钱人也不少,一出手就是LV、拉菲。但总体上看,这毕竟是少数,真正的消费主力是大量中低收入者,而这部分人工资绝对水平还偏低,消费能力没有根本性提升。月工资2000元左右,再怎么想扩大消费,又能有多大余地?就算今后快马加鞭,一年涨15%,也只多出300元,其消费状况又怎么会有大的改变?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