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脉络
宏观探视
1、私人经济交往的发展:
在历史上首先进行交往的是私人,也就是说在私人之间展开这种经济交往,私人和私人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在各个国家,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用大车在列国之间进行来往做买卖赚了大量的钱,在西方也是一样,古代的希腊也有人做这样的买卖,最明显的是古代的阿拉伯,在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航海,辛巴达作为航海冒险家,以私人的方式出去游历,然后买东西卖掉,然后再买东西以此来赚钱。中国还有一部小说叫做镜花缘,在镜花缘中也存在这样的人物出去买东西回来赚钱。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集,就是说二拍,有大量的技术人到海外去做买卖的故事。私人之间的交往随着规模的扩大,随着频率的增加,单个的人就显得不够了,单薄了,那么怎么办呢,私人就有团体来进行部分的替代,这就是公司,公司出现以后交往的方式就有了变化。公司是可分的,法人,法人是一个拟制的人,他可以这个代表在这里,那个在表在哪儿,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这样商事交往就更加的多样化了。到了十七世纪以后,公司的规模就越来越大,出现了跨国公司,大家都可能听说过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公司,还有哪个公司还是国家的,以后的公司越来越私人化,公司的规模在扩大,现在都在讲500强啊,大规模的公司,公司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国家之外的业务就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公司在若干国家都有他的分支企业,这个我们叫做跨国公司,MTN,或者叫做MTC,这种跨国公司就体现了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的新发展。私人的扩过交往和公司的扩过交往,以及一些新的经济交往方式,这些方式催化的法制的创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制度也在不断创新,法律是制度的一个方面,法律也在不断的创新,法治创新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我们说法制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是:科学技术和经济交往,有了科技的发展,经济交往就会非常迅速的利用这样的新技术,建立起新的交往方式,在30年前我们还很难想象说两个人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交易。通过网络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得,若果在网上交易的是一些信息的话。Westlaw(?见过这个网站,但是不是很了解) ,把所有的信息属猪啊,交钱后就通过网络将信息传给你。这就是一种新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若果说是一种国际的交往方式的话,他就使法律有一个新的增长点。简单地讲经济的交往作为一种基础会对于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会有一种推动作用。
2、跨国公司的出现和扩张
3、新的经济交往方式的出现会催化法制的创新
4、新的交往手段的使用会拓展法律的范围,实际上法律一直都是跟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只有在社会生活有这种需要的时候,提出要求的时候才会出现,早生的时候是没有用的,在社会生或根本没有处出现的时候就制定出来 了,迟生的时候也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阻碍的。电子的,新的交往的手段,途径,都会使法律的调整的范围有所拓展,法律要不断的考虑新的问题,这是我们从宏观上看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关系是这样一种关系
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脉络
1、早期商事法律规范
2、敌对阶段
3、“文明国家”阶段
4、二战之后的新阶段
整个的国际关系,我们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对比较敌对的阶段,国际关系是战争与和平阶段,国家间没有什么深入的交往,一旦是交往呢就是两国要交战或者是两个国家联合起来防御第三国的攻打而结成联盟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战争得以结束。国家和国家在这样一种敌对的现象,大家可以想象,怎么有可能出现国际经济交往,国际经济法,在这一阶段只有早期的商事法律规范。这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在中国,这些东西相对不太发达,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在中国,其实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这种契约法律也是很发达的,有很多学者说中国是重刑轻民,注重刑事规范,缺乏民事规范,这一点经过一些比较严肃的学者的深入探讨,这句话如果不是错误的呢,但至少是不完全的。但是在商事这个领域,规则发展不是很充分。这种规则主要在什么地方发展呢,主要是在地中海沿岸,也就是说在十二世纪以后西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就是在同一阶段,中国的明朝,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这时期我们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抵制,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却蓬勃发展起来了。在十二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比如说波尔多、马赛、佛罗伦萨这样一些城市,在这些城市之中聚集了各国的商贾,各种各样的商人,这些商人之间在反复的进行交往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我们叫商法,Law merchant,这些商法规则在今天我们学习国际经济法仍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所以说虽然国际社会,国际关系是敌对的,但是私人跨国交往的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我们管他叫商法,在这种敌对阶段结束之后,在西方主要体现,在十五世纪以后,教权和封建国家权力的纷争在降低,带来的就是国家主权的上升,代表的就是国家民主主义的升起,很多民主国家建立起来,这些民主国家彼此称为文明国家,应当说这个文明国家不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用法,特别是这个文明国家的观念对于我们有很多觉得不能接受的地方,主要问题在哪里呢,在殖民地时期,在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西方诸国自称为文明国家,而把我们这些国家称为野蛮国家,实际上讲说,无论是中国、印度、南美,北美的印第安部落,他们都在很早的时候就创造起了非常灿烂的文明。在这种时候,西方诸国说他们是文明国家,我们不是,这个我们说不能接受,那么我认为实际上更科学的说法应该管他叫民主国家阶段,在这个阶段呢,各国之间通过订立条约、订立规范呢设立起了一些各个国家自己管制跨国经济交往的法律规则,这是文明国家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后来逐渐的淡化,和别的国家组合在了一起,那么文明国家,国家和国家之间开始逐渐的合作,在开始的时候这种合作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大家都知道,欧洲的很多国家之间,他们哟很深重的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因此在二十世纪之前,直到二十世纪中期,国家和国家之间在经济上边这种单边,自己采取措施,最后进行各种竞争,这个是非常多的,这个大家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感就会知道,在当时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贸易战,使得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这种岌岌可危的状态呢又进一步加剧了各个国家的这种保护主义的措施,结果就是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越来越受不了,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些战胜的国家就了一些措施,包括在政治上建立起一个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来处理一些有关的问题,这个联合国成立之后,实际上就不仅仅限于在政治领域活动,在经济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二战之后,甚至在二战期间,英、法、美就试图构建起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个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这个体系大家比较熟悉的就包括WTO,当时叫做关税贸易总协定,与此同时还包括国际复新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个实际上就在国家和国家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管制跨国经济交往以及理顺跨国经济交往的一套法律体制,所以这个我们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种关系的发展实际上就代表着国际经济法发展的繁荣,这是这个国际关系的发展。
从这里边我们能看出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从敌对,到互相之间有交往以单边管制为主,到战后各国联合进行管制,这是一个国家之间从战争与和平到通过经济的额手段,或者是向德国学者德斯曼提出的逐渐走入一个宪政体系的这样一个过程。国际关系地的发展,从彼此之间比较孤立,到彼此之间越来越多的相互合作,这个过程带来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国内经济法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脉络
国内立法管制经济活动,它经历的几个阶段,国内管制经济应当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
自由放任阶段,大家都知道,在西方十六世纪以后,由于对于人本身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理性尊崇,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生活的很好,每个人都能发挥他自己最大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提倡国家尽量少的干预个人的自由,换句话讲就是给予个人最大的自由,国家就起到一个守门人的作用,也就是在一个屋子里边,大家在进行游戏,进行交易,国际就在门口呆着,避免外敌入侵,避免骚乱,主要是一种自由放任,不插手,这就是第一个阶段,这就是西方民主国家刚刚独立起来以后各个国家几乎都经历过自由放任这么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国家控制阶段,我们都知道,由于自由放任阶段价格机制不断起作用,几个规律使得资本家总是在一冷一热中度过,学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都知道,价格在不断地变化,资本家的投入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之中,资本家有的赚了,有的赔了,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来讲,社会的资源在逐渐的浪费,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保证国家能够有比较充分的能力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使整个社会处在比较平稳的阶段,所以国家就要进行控制。在这个时候,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就从自由竞争进入到了管制,相应的资本主义就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了垄断阶段,国家就从自由放任的阶段到集中控制的阶段,在这里边比较重要的立法,大家的知道的反托拉斯法,反托拉斯的这些法律规范实际上就是国家深入细致的管制国际经济交往,当然也包括国内经济交往的这样一种方式,国家为了社会利益,为了国际的整体秩序,对于私人的自由竞争进行干预。这就是第二个阶段,国家控制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人们发现一个国家自己处理,由于本身信息不对称,由于他对外国的情况不了解,国家之间不能联手行动,这样就出现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比如这个国家不断的提高关税,在队内进行管制的同时要对外进行处理,提高关税的结果就是外国的上品不能进入,这时有关外国也会非常苦恼,也同样的提高关税,所以说世界各国正向构筑关税壁垒,实际上就造成了国际的无序竞争,也就造成了国际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与国家之间就进行互相磋商,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每个国家的利益都得到一定的满足,对于磋商,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沟通吗,使其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国家的这种磋商首先是双边(两个国家进行商量)的概念,后来觉得双边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比如说世界上有200个国家。那么200个国家就同一个事项如果要进行双边谈判的成本就非常的巨大了,这还是一个事项,所以为了避免这样一种情况,多国之间开始考虑,说我们能不能合作,国家和国家之间在多边的基础之上进行交往。我们知道世界贸易组织有一百四十多个成员,那么这些成员坐在一起就可以一起讨论问题,谈判,这个谈判呢可能时间会比较漫长一些,但是这个谈判比起双边谈判还是要简单得多,因此这种多边的谈判方式就越来越为人们所采纳,这种多边的磋商实际山是为了达成彼此间共同的利益,那么这个共同的利益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说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同等的参与进行谈判,那么结果就是维护全球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