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生产与运作管理》听课笔记:27
《生产与运作管理》听课笔记:27
设备改造原则与质量定义
消除磨损
ISO及质量特性
       磨损与故障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名称
阶段 故障原因 措施
1 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操作不熟等 注意验收 、重视试车、操作训练
2 操作大意、维护、其它偶发因素 做好维护、严格操作制度、做好计划检验
3 磨损、老化、变型 加强监测、改善维检计划、改进操作制度、方法
        3、改造与更新
               设备的改造: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现有设备,改变现有设备的落后面貌,提高设备的
                           现代化水平。
               设备的更新:以比较经济或比较先进的设备,代替物资上不能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
                          使企业在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的动态中,获得先进实用的新设备,使生产建立在先进的
                          物质技术基础上。
               设备磨损、寿命与补偿形式的关系

          上图说明的几个问题:
                1)设备修理是解决可消除有形磨损的重要手段,是延长设备寿命,维持设备功能的重要方法。
                2)更新、改造是消除设备有形磨损中不可消除部分和无形磨损的重要手段,可消除部分磨损不应通
                   过更新、改造来进行(这样不经济),不可消除部分不应通过修理来实现(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
                   失)
                3)更新、改造也是(解决无型磨损)延长设备技术寿命、维持设备寿命与功能的重要措施。在使用
                   期应注重技术改造,缩短它与效率更高的新设备的差距,以延长技术寿命。
                4)设备客观上存在因有形与无型磨损带来的三种寿命,设备迟早要退出生产领域。因些,在设备的
                   有效期,要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挖掘潜力,开辟新的用途或功能;另外要将设备的价值尽快以
                   折旧的形式收回,适时进行更新换代。使企业始终有先进的、高效能的、一流的生产技术装备。
             设备改造和更新的原则:
                1)设备改造与更新,要同整个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尤其要同企业开发新产品与老产品的整顿
                   结合起来;
                2)应当认真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3)进行全面规划、有重点、有步骤的进行。
 质量管理 
    本章学习的主要目标
      1) 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与观念的变化;
      2)认识产品质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3)掌握质量规划与设计的三种常用方法;
      4)掌握工序能力的理论与方法;
      5)掌握PDCA循环工作方法。
     一、对质量的认识
           重新审视质量的认识: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质量是企业产品进行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质
                               量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质量是企业兴旺、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
     二、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标准
           质量: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ISO9000里的定义)
           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外部、内部)
                1)产品的性能:      使用目的的技术特性。
                2)寿命与可靠性:    使用时间;出现问题的概率大小。
                3)安全性:          操作、排放。
                4)经济性:          自身费用与使用费用。
                5)结构合理性:      内结、外型、色彩、可修性、互换性。
以上为视频第二十七讲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