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宏微观经济学》听课笔记:01
《宏微观经济学》听课笔记:01
第一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可以理解,生活中常见
1、需要的无限性
1)需要即欲望:人们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包括商品和劳务。
2)需要不是需求:需求是指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和支付能力有关。
3)需要是无限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感情-->尊严-->自我实现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1)资源:用以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和劳务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A、劳动力资源:体力、脑力;B、土地资源:土地、矿产、森林、水;C、资本:厂房、设备、存货;D、企业家才能:管理、创新
2)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相对是有限的,不一定指稀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部分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的欲望,资源的稀缺性,自古就有了,现在变的突出了。

资源的无缺性,自然资源就是,但不是绝对的。

努力改造环境,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3、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是节约(Economy)的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使人类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得到满足。
最佳配置:1)生产人们最需要的。以需定销和以销钉需 ;2)尽可能由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

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产出的构成和水平

2、资源的多用性(机会成本)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用全部资源生产的产品(包含劳务)的各种组合。

A、假定全部资源只用于生产军品和民品;B、生产一种产品必然要放弃另一种产品。

2)机会成本:因将一定的资源投入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该资源在其他用途带来的最大收益。

2、如何生产: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产既定水平和构成的产品

1)对要素的选择:成本因素

2)对规模的选择

3)对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

3、为谁生产:产品如何在参与生产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

1)产品的销售收入如何分配;

2)参与生产的社会成员及时四大要素的提供者

3)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4、经济增长  5、充分就业  6、物价稳定  7、国际收支平衡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