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商品本身的价格: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青岛上涨,蓝带替代。 总收入一定,涨价等于收入相对下降,需求量下降)
消费者的偏好(taste)价格即使未变,出于喜欢造成需求量上升。同一瓶啤酒在德国比在中国卖得好,因为德国人好啤酒。春节期间可能酒的需求量上升,需求曲线往右移动。
消费者的货币收入(income)收入越高,需求越大;收入越低,需求越少。曲线向右移动。
劣等商品收入高反而需求量低,曲线向左移动,比如黑白电视机。
其他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功能大体相同,柯达与富士,猪肉与牛肉,也可能商品与服务替代,猪肉价格上升,造成牛肉需求上升;效能相互补充,汽车与汽油、轮胎,胶卷与相机,需要一起消费。汽车价格上升,汽油需求下降,胶卷涨价造成相机需求下降。)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expectation)若估计将来某些因素会变化,将会造成曲线变动。比如猜测明年房价上涨,今年的房产需求便会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函数的变动
沿着同一条曲线变动是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发生左右移动是需求函数的变动。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各种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规律
供给表
供给曲线
P
S
Q
供给规律
供给量与价格正相关。商品市场如此,要素市场亦是如此。工资高人才供给量大,工资低人才供给量小。
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
商品本身的价格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成本下降,供给量上升)
生产要素的价格(土地、劳动力、资本价格上升,成本上升,供给量下降)
其他商品的价格(商品间相对价格变化,导致资源重新配置,供给量变化。摩托车价格上涨,飞机发动机厂商转产摩托车,导致飞机发动机供给量下降)
对未来的预期(卖方预测将来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现在的供给量就会下降,囤积,奇货可居。预测将来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现在供给量上升,但不能确定价格就会下降,需要看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