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和基数效用
1、效用: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时获得的满足感
2、基数效用:假定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来衡量
二、总效用
三、边际效用
消费最后一件商品时获得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已经消费的的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多,新增加的单位商品的效用越来越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分析
1数学解释
2心里生理学解释
3.商品用途的轻重缓急
四 货币的边际效用
1.总收入增加一个单位 人们获得的心里满足
2.总收入减少一个单位 人们感到的牺牲
3.购买商品的行为是人们用货币效用和商品效用所做的等量交换
4.货币边际效用递减
5.一定时期内,如果人们购买商品的货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小 则可以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五、基数效用论和消费者均衡
问题的提出:既然边际效用递减,即使只消费一种商品,也不能无限制购买,何况要消费多种商品。必须把有限收入合理分配到各种商品的消费中,以期获得最大效用。
1.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总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总效用达到最大的状态。
2.消费者均衡的必要条件:各种商品的最后一件商品的每元商品的效用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