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钻井工程》听课笔记:24
《钻井工程》听课笔记:24
第七章 固井和完井

固井:下套管、注水泥(井深结构设计;套管柱设计;注水泥技术)

完井:钻开生产层;完井井底结构,完井井口装置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

——确定套管下入的层次和每层套管的长度、套管和井眼尺寸的配合问题。

一、套管的分类和作用

1、表层套管(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地层;安装井口、悬挂和支撑后续各层套管);

2、生产套管(油层套管)——钻达目的层后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用以保护生产层,提供油气生产通道;

3、技术套管(由于技术要求而下入的套管,主用用于封隔复杂地层)

4、尾管或衬管

二、井身结构设计原则

1 有效保护油气层;

2 有效避免漏、喷、塌、卡等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快速钻井;

3 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而发生井涌时,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具有压井处理溢流的能力。

三、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数据

1.四个剖面:地层岩性剖面、地层孔隙压力剖面、地层破裂压力剖面、地层坍塌压力剖面。

2.六个设计系数:抽吸压力系数(0.024~0.048g/cm3)、激动压力系数(0.024-0.048)、压裂安全系数(0.03-0.06)、井涌允量(0.05-0.08)、压差允值(15-18MPa)。

四、 确定套管层次和下深的基本思路

依据两个压力剖面,以保证钻进时井内最大压力不压裂最薄弱的裸露地层为原则,从全井最大地层压力梯度处开始,由下往上确定套管的层次和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

五、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防井涌: 

防压差卡钻:

防井漏:

防关井井漏:

 

 

 

 

 










 

收藏状态
收藏本课程的同学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