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构件截面设计要;点
1.4.1 板的设计及构造要点
计算单元:取1米板宽进行计算
计算简图:多跨连续板 计算跨度 取值见有关规定
内力计算方法:支撑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板可不进行抗剪计算:一般能满足抗剪要求
1. 板的弯矩折减
板的内拱作用
板的弯矩折减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板 中间跨0.8 边跨1.0 其它情况不折减
2.板的构造要求
板厚:一般为80-160mm
简支板: h/l>1/45 连续板:h/l>1/50
配筋:弯矩较大方向的钢筋放在靠外侧
截面有效高度
钢筋布置
3. 板的配筋方式
分离式配筋
连续式配筋
4. 板的分布钢筋
10% 每米不少于3根 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
5. 板的构造钢筋
6. 板的洞口钢筋
1.4.2 次梁设计及构造要求
荷载:计算忽略板的连续性
内力计算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计算简图:跨度取值见有关规定
梁的计算截面:
跨中按T形设计:翼缘板处于受压区
支座按矩形截面设计:翼缘板处于受拉区
1. 次梁的钢筋弯起和切断
原则按照弯矩包络图
相邻跨度不超过20%,可承受均布荷载且活荷载与恒荷载之比小于3的次梁,可按下图布置钢筋
次梁构造钢筋
1.4.3 主梁的截面设计要点
内力计算方法: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按弹性理论计算
计算简图:计算跨度取值见有关规定
主梁的计算截面:
跨中按T形截面设计:
支座按矩形截面设计
1.荷载计算
主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多跨次梁:可不考虑次梁连续性,按简支计算
两跨次梁:应考虑次梁连续性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风,地震
2. 主梁的计算跨度
3. 主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 主梁支座边缘内力
5. 主梁的钢筋弯起和切断
6. 吊筋的计算